荏苒文学
好看的小说推荐
狄仁杰小说狄仁杰探案实录章节免费阅读

狄仁杰探案实录

作者:杨六郎

字数:131243字

2025-10-12 08:20:16 完结

简介

如果你喜欢悬疑脑洞小说,那么这本《狄仁杰探案实录》一定不能错过。作者“杨六郎”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关于狄仁杰的精彩故事。本书目前完结,赶快开始你的阅读之旅吧!

狄仁杰探案实录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李唐时的洛阳,入秋后总爱缠些淅淅沥沥的雨。崇业坊里的“举子栈”挤满了待放榜的考生,檐角垂落的雨丝串着灯影,把廊下晾晒的襕衫浸得发潮,连空气里都飘着墨香与焦虑揉杂的味道。

狄仁杰坐在窗边,指尖捏着半块冷掉的胡饼,目光却没落在案头的《唐律疏议》上。他耳尖动了动,隔壁桌两个考生的心声像蚊蚋似的钻进来——“若此次再落榜,家父定要拆了我的腿”“听说柳生托了吏部的关系,放榜前就敢穿绯色襕衫,呸”。

他下意识攥紧了书卷。这双能听见人心声的耳朵,是他从幼时就藏着的秘密。旁人只当他心思细、善观色,却不知他每日要耗费大半心神,才能把那些嘈杂的念头从脑子里推开,尤其在这满是功利心的举子栈,心声更是像翻涌的潮水,几乎要将他淹没。

“狄郎君,再来碗热汤?”

清脆的女声打断了思绪,狄仁杰抬头时,看见栈里的女掌柜苏娘端着铜壶走过来。她穿件月白襦裙,腰间系着青布围裙,鬓边别着朵晒干的桂花,手指上还沾着面粉——方才在灶间揉面时,他听见她的心声:“这狄郎君连着三日只啃胡饼,莫不是盘缠不够?明日放榜,总得让他吃口热的。”

“多谢苏娘,不必了。”狄仁杰起身拱手,尽量让语气显得自然。他不敢多与苏娘对视,怕又听见她那些细碎的善意——比起旁人的算计,这样纯粹的心思更让他无措。

苏娘却没走,把铜壶往桌上一放,压低声音:“方才柳生来找你,脸色难看得很,你没见着?”

狄仁杰一愣。柳生柳仲谋,同批考生里最张扬的一个,前日在坊市的书铺里,两人因争论《法例》里的“故杀”与“误杀”吵过一架。当时他听见柳生的心声:“这姓狄的不过是个寒门子弟,也配跟我辩律?等我入仕,定要让他知道厉害。”

“未曾见。”狄仁杰摇头,刚要再说些什么,突然听见二楼传来一声短促的闷响,紧接着是重物落地的声音,随后便是死寂——连方才还嘈杂的心声,都瞬间断了大半。

“怎么回事?”栈里的考生们纷纷起身,苏娘也变了脸色,攥着围裙的手指泛白。狄仁杰已经先一步冲了出去,他的脚步极快,上楼时还听见几个慌乱的心声:“柳郎君的房门没关……”“好像有血……”

二楼最东头的房间门虚掩着,血腥味从门缝里渗出来,浓得呛人。狄仁杰推开门时,看见柳仲谋倒在地上,胸口插着一把匕首,绯色的襕衫被血浸成了深褐色,双目圆睁,显然已经没了气息。

“杀人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楼下的考生们涌了上来,挤在门口探头探脑,心声瞬间炸开——

“是柳生!他真死了?”

“前日还说要中进士,怎么就……”

“匕首是书铺里卖的那种,谁都能买……”

“可别赖到我头上,我方才一直在房里看书!”

狄仁杰蹲下身,指尖刚碰到柳仲谋的手腕,就听见身后传来一个冷静的女声:“郎君莫动,待我查验。”

他回头时,看见个穿浅绿医袍的女子站在门口,背着个朱漆药箱,发间系着根绿绸带。她的眼神很亮,扫过尸体时,狄仁杰听见她的心声:“匕首入胸三寸,避开了肋骨,下手的人定懂些人体构造……死者指缝里有布屑,是粗麻布的,不是考生穿的细棉布。”

“谢姑娘。”狄仁杰起身让开位置,这才想起她是昨日来栈里给发热考生瞧病的医女谢琅,据说在城外的“济世堂”坐诊,医术很是不错。

谢琅蹲下身,手指轻轻拨开柳仲谋的指缝,果然夹着一点灰褐色的布屑。她刚要说话,门口突然传来一阵骚动,几个穿着皂衣的捕快挤了进来,为首的捕头腰佩横刀,满脸不耐烦:“谁是这客栈的主人?出了人命,怎不早报官?”

是南市署的捕头张猛。狄仁杰听见他的心声:“明日就是放榜日,偏生出这种事,若是惊动了吏部,我的差事就悬了……最好赶紧抓个替罪羊,把案子结了。”

苏娘连忙上前,声音发颤:“官爷,是……是方才听见声响,才发现柳郎君出事的,还没来得及报官。”

张猛的目光扫过满屋子的考生,最后落在狄仁杰身上——方才他蹲在尸体旁,衣角还沾了点血迹。“你是谁?为何在尸体旁逗留?”

“学生狄仁杰,与柳郎君同为待放榜的考生。”狄仁杰拱手,语气平静,“方才听见异响,先一步赶来,未及禀报官爷。”

“哦?你倒来得快。”张猛冷笑一声,伸手就要抓狄仁杰的胳膊,“说不定就是你与他有怨,趁夜杀了人!”

“官爷不可!”苏娘连忙拦住,“狄郎君为人老实,这几日都在栈里看书,怎会杀人?”她的心声里满是焦急:“张捕头向来蛮横,可别屈了好人。”

谢琅也站起身,手里捏着那点布屑:“官爷,死者指缝里有粗麻布屑,而狄郎君穿的是细棉布襕衫,且匕首入胸角度刁钻,非力气极大者不能为——狄郎君身形偏瘦,恐难做到。”她的心声很笃定:“张猛想草草结案,得让他看证据。”

张猛被两人说得一噎,又瞥见周围考生们的眼神,只好收回手,但仍盯着狄仁杰:“就算不是你,也定是这些考生里的人!都给我待在客栈里,谁也不准走!”

他说着,就命捕快们守住门口,自己则蹲在尸体旁,胡乱翻了翻柳仲谋的衣袋,从里面摸出一块玉牌,上面刻着个“柳”字。“这玉牌倒是值钱,说不定是劫杀?”他的心声却在说:“这玉牌是吏部侍郎府上的样式,柳生果然有关系……可不能让这事牵扯到官员,还是按劫杀算。”

狄仁杰皱了皱眉。他刚才蹲在尸体旁时,分明听见柳仲谋的贴身衣袋里,还藏着一张纸——不是考生常用的宣纸,而是更厚的麻纸,上面似乎还盖着印。但张猛显然没心思仔细查,只想尽快定案。

“官爷,”狄仁杰上前一步,“学生有一事想问。”

张猛抬头瞪他:“你又要多嘴?”

“并非多嘴。”狄仁杰的目光扫过门口的考生们,“方才众人听见异响,皆从房内出来,唯有一人,至今未现。”

这话一出,众人都愣了,随即纷纷互相打量。苏娘也反应过来:“是了!住在柳郎君隔壁的赵郎君,怎么没见着?”

张猛脸色一变,立刻命捕快:“去查赵二郎的房间!”

两个捕快冲出门,没一会儿就喊了起来:“官爷!赵二郎的房里没人,窗户是开着的,外面有脚印!”

张猛连忙跑过去,狄仁杰和谢琅也跟了过去。赵二郎的房间里果然空无一人,窗户大开着,雨丝飘进来,打湿了窗下的地面。窗沿上有个模糊的脚印,鞋底沾着泥,而窗外的巷子里,隐约能看见一串往坊外延伸的脚印。

“定是这赵二郎杀了人,畏罪潜逃了!”张猛一拍大腿,语气里满是得意,心声却在说:“还好有个逃犯,正好结案,省得麻烦。”

谢琅却摇了摇头,指着窗沿上的脚印:“官爷,这脚印是左脚深、右脚浅,像是跛脚之人的痕迹。可昨日我给赵郎君瞧过病,他双腿完好,走路并无异常。”她的心声很清晰:“这脚印是伪造的,有人想嫁祸赵二郎。”

狄仁杰也点了点头,他想起前日在书铺里,赵二郎曾跟柳仲谋借钱,被柳仲谋当众羞辱。当时他听见赵二郎的心声:“柳仲谋,你今日辱我,他日我定要还回来!”但方才众人慌乱时,他分明听见赵二郎的心声在远处:“柳生死了?是谁杀的?我可没敢真动手……”——那声音的方向,是坊市东头的城隍庙,绝非逃向坊外。

“伪造的?”张猛脸色沉了下来,“你一个医女,懂什么查案?”

“医女虽不懂查案,却懂识人。”谢琅不退让,把手里的布屑递过去,“这布屑是粗麻布,且沾着桐油味,应是染坊或油坊的人常穿的布料。考生们穿的都是细棉布或丝绸,怎会有这种布屑?”

狄仁杰补充道:“学生方才在柳郎君的案头,见着一张写了一半的书信,上面提了‘明日午时,坊西染坊见’,落款处只写了个‘王’字。”他其实是听见柳仲谋的残留心声——“那批赃物藏在染坊后院,明日跟王掌柜交接了,就能买通考官……”,只是这话不能明说,只能借书信为由。

张猛这下没话说了,他盯着那布屑,又看了看窗外的脚印,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最后他咬了咬牙,对捕快们说:“去坊西染坊!再派人去城隍庙找赵二郎!”

捕快们领命而去,客栈里的考生们也松了口气,纷纷议论起来。苏娘给狄仁杰和谢琅端来两碗热汤,轻声说:“今日多亏了你们,不然狄郎君怕是要被冤屈了。”她的心声里满是庆幸。

谢琅接过汤碗,对狄仁杰笑了笑:“狄郎君心思缜密,若此次入仕,定是个好官。”她的心声很温和:“这狄郎君不仅细心,还能在乱中保持冷静,倒比那些捕快靠谱多了。”

狄仁杰接过汤,指尖碰到碗沿的温度,心里竟莫名安定了些。他看着窗外渐渐小了的雨,又想起柳仲谋胸口的匕首,以及那句没说完的心声——“王掌柜说,只要除了姓狄的……”

他皱了皱眉。原来柳仲谋要见的“王掌柜”,不仅跟赃物有关,还想对自己下手?那柳仲谋的死,到底是因为分赃不均,还是因为有人想嫁祸自己?

雨丝还在飘,檐角的灯影晃了晃,映在狄仁杰的脸上。他知道,这案子远没结束,而明日放榜之后,他的人生,恐怕也会跟着这桩夜案,走向一条完全不同的路。

苏娘还在收拾着案头的碗碟,谢琅则在给栈里的老掌柜诊脉,两人的心声偶尔飘过来,一个带着关切,一个满是认真。狄仁杰喝了口热汤,压下心里的思绪——不管前路如何,这桩案子,他必须查到底。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