荏苒文学
好看的小说推荐
小说《重生七零小裁缝》章节免费阅读

重生七零小裁缝

作者:爱吃干拌方便面的雨沫

字数:252934字

2025-10-08 08:14:29 连载

简介

喜欢看年代小说的你,一定不能错过这本《重生七零小裁缝》!由作者“爱吃干拌方便面的雨沫”倾情打造,以252934字的篇幅,讲述了一个关于严荷陈默的精彩故事。快来一探究竟吧!

重生七零小裁缝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天刚亮,严荷就睁开了眼。

昨晚炕上那股冰冷劲儿还没散透,可她心里头烧着一把火,半点睡意都没了。窗外鸡刚叫头遍,她利索地爬起来,把那本蓝色日记本和假病历揣进怀里最贴身的地方,像揣着两颗随时能炸的雷。

王桂芬那屋还关着,鼾声震天响。严荷冷笑一声,轻手轻脚推开吱呀乱响的破厢房门,像只猫似的溜出了院子。

清晨的寒气刀子似的刮脸,冻得她直缩脖子。她裹紧了那件薄得透风的旧棉袄,深一脚浅一脚往村西头的知青点走。地上结着层薄霜,踩上去嘎吱响。路上一个人影子都没有,只有几户人家的烟囱开始冒起稀稀拉拉的青烟。

知青点是一排土坯房,围着个不大的院子。严荷刚走近,就瞅见一个穿着蓝布棉袄的高个姑娘正蹲在院子当间的大木盆前,袖子挽得老高,呼哧呼哧地搓洗着一大盆白床单。水冰凉,冻得她手指头通红,可她劲儿挺大,床单在她手里被搓得翻飞。

“淑兰姐!”严荷喊了一声,声音有点哑,是被昨晚那口闷气憋的。

李淑兰闻声抬头,一张圆脸上沾着点肥皂沫子,眼睛又大又亮。她是县里供销社主任的闺女,性子泼辣直爽,是知青点有名的“大喇叭”,也是原主在这个村里为数不多能说上几句心里话的人。

“哎哟,严荷!”李淑兰甩了甩手上的水珠子,在围裙上擦了擦,站起身打量她,“你咋起这么早?脸色咋这么差?跟霜打的茄子似的!”她几步走到篱笆边,隔着稀疏的竹竿子问:“是不是为明天下乡的事愁的?我昨儿还听人说,你家婶子满村子嚷嚷,说你要去公社报到了?”

严荷扯了扯嘴角,那笑比哭还难看。“报到?淑兰姐,我压根儿就不是没考上大学!”她压低了声音,像怕惊动什么,“是严秀,我那个好堂姐!她把我录取通知书给顶了!还弄了张假病历,说我贫血,读不了大学!” 她说着,把怀里那张皱巴巴的假病历掏出来,隔着篱笆缝递过去。

李淑兰接过来,狐疑地瞅着上面潦草的字迹。“啥?”她眼睛瞪圆了,“严秀能干出这事儿?不能吧?她看着挺……”话没说完,严荷又把那本蓝色日记本翻开,指着11月8号和9号那两页给她看。上面原主娟秀的字迹,清清楚楚记着严秀怎么主动提出帮忙“打听”通知书,又是怎么回来红着眼圈说她“没考上”,让她“认命”。

李淑兰看着看着,那张圆脸一点点沉下去,眉毛拧成了疙瘩。“我滴个乖乖!”她猛地一拍大腿,肥皂沫子溅了自己一脸,“这严秀,平日里看着人模狗样的,心肠这么黑?偷亲堂妹的前程?这他娘的是人干的事?!”

她气得胸口起伏,一把将日记本和病历塞回严荷手里,压着嗓子骂道:“真不是个东西!缺了大德了!怪不得你家那么急着把你往外撵,指望着你下乡给严强那小子换彩礼钱呢!这帮子人,良心都让狗吃了!”

严荷看着她气得通红的脸,心里那根紧绷的弦松了松。还好,这世上还有明白人。“淑兰姐,我就想问问,这下放…真就板上钉钉,没一点回旋余地了吗?”她声音里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急切,“我要是去了那穷山沟,这辈子…怕是真完了。” 她没说出口的是,她不仅要摆脱下乡,还得把被偷走的东西夺回来!

李淑兰皱着眉,用湿漉漉的手挠了挠头,肥皂泡沾在头发上。她忽然想起什么,眼睛一亮,左右看看没人,凑近篱笆,声音压得更低:“哎,严荷,你先别急!这事儿吧…好像也不是一点儿门缝都没有!”

严荷的心猛地一跳,像被什么东西攥住了。“门缝?啥门缝?”

“我也是前两天听公社文书张大海跟我爸聊天时,顺耳朵听了一嘴。”李淑兰神秘兮兮地说,“公社里头最近好像在琢磨,能不能找几个有‘特殊贡献’或者有‘手艺’的知青,留在咱们公社范围内‘做工’,帮着生产队搞点名堂出来,也算完成下放任务了!”

“留社做工?”严荷的呼吸都屏住了,“真的假的?淑兰姐,这消息准吗?”

“张大海那人你还不知道?公社的老文书了,嘴还算靠谱,跟我爸又是老交情,他说的应该差不离!”李淑兰很肯定,“不过啊,这事儿难就难在,得你们生产队的队长点头!而且你得有真本事,要么特别能种地,要么…得有点啥拿得出手的手艺活儿,能实实在在给队里赚到工分才行!光耍嘴皮子可不成!”

手艺?

这两个字像一道闪电,劈开了严荷脑子里的迷雾!前世她是干啥的?服装设计师啊!画图、打版、裁剪、缝纫…哪样不是刻在骨子里的本事?虽然这年头布票金贵,缝纫机更是稀罕物,但…总有空子可钻吧?

“只要能留社,干啥都行!”严荷的眼睛瞬间亮了,那是一种绝处逢生的光亮,“淑兰姐,这个张文书…你能带我去见见他吗?就问问清楚,留社到底要啥条件?”她语气坚决,带着一股豁出去的劲头。

李淑兰看着严荷眼睛里那簇烧起来的小火苗,干脆地一拍手:“行!有啥不行的!等我一会儿,我把这床单拧干晾上,咱这就去公社!张大海这人挺好说话,看在我爸面子上,应该能给咱指条明路!”

李淑兰动作麻利,三下五除二把湿漉漉的床单拧成麻花状,哗啦一声甩在院子里的晾衣绳上。她胡乱擦了把手,扯下围裙往墙角一扔,拉着严荷就往外走。“走!趁早!等会儿公社上班人多,说话不方便!”

两人一前一后,脚步匆匆地往公社大院赶。清晨的薄雾还没散尽,田野里蒙着一层灰白。路上开始有了些扛着锄头下地的村民,看到严荷都投来好奇的目光,大概奇怪这个据说要被发配的姑娘,怎么还有心思在村里晃悠。

公社大院在村东头,几排青砖瓦房围成个四方院子,比村里那些土坯房气派不少。门口挂着块白底黑字的木牌子——“涟水县高沟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空气中飘着一股劣质墨水和旧报纸混合的味道。

李淑兰显然常来,熟门熟路地带着严荷绕过正门,钻进旁边一条小过道,敲开了角落里一间办公室的门。

“张叔!张叔在吗?”李淑兰探头进去喊了一声。

屋里靠窗摆着张旧桌子,一个五十岁上下、戴着眼镜、穿着洗得发白的中山装的男人抬起头。他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脸上带着点读书人的斯文气,正是公社文书张大海。他手里还捏着份文件。

“哟,是淑兰丫头啊?”张大海推了推眼镜,看到后面的严荷,脸上露出点诧异,“这位是…严家那闺女?严荷?”

“张叔好,是我。”严荷往前站了一步,努力让自己显得镇定,“打扰您了。”

“张叔,严荷妹子有点急事想问问您。”李淑兰快人快语,抢着说,“就是关于那个…知青留社做工的事!您上次跟我爸提过一嘴的,还记得不?”

张大海“哦”了一声,放下手里的文件,目光在严荷脸上停顿了几秒,似乎在掂量什么。他指了指靠墙的两把旧木椅子:“坐吧。这事儿啊…公社领导确实提过几次。”他端起桌上的搪瓷缸子喝了口水,“现在政策嘛…有点松动的苗头。上头的意思,知青下放劳动锻炼是必须的,但如果个别知青真有点特殊能耐,能在本地就给生产队创造价值,带动生产,那也不是不能考虑‘就地安置’,留在咱们公社范围内,也算是完成锻炼任务了。”

他话说得滴水不漏,带着点官腔。“不过,”他话锋一转,看着严荷,“这事儿关键,得看你们生产队的意见。刘长贵队长那人你是知道的,最讲实际!你得让他信服,你有能耐帮队里实实在在地增加工分收入,省得他再派人去管你吃饭的口粮。”

“张叔,那具体…得会点啥?”严荷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身体微微前倾,紧紧盯着张大海的嘴。

“要么,”张大海伸出两根手指,“你是种地的一把好手,能帮着队里搞点高产试验田?要么…”他顿了顿,“你得有点过硬的手艺活儿!比如会修农机?会嫁接果树?或者…会点编织缝纫啥的,能把手里的东西变成钱,给队里增加副业收入!光会写写画画可不行,得能落地,能见着现钱!”

缝纫!

严荷的心猛地狂跳起来!就是这个!她刚想开口,张大海像是想起什么,又补充了一句:

“哦,对了,说起来也挺巧。”他像是闲聊,“你们生产队的刘队长,前两天还跟我抱怨仓库里的事呢。去年上头拨下来一批部队替换下来的旧军布,藏青色的粗棉布,堆在仓库里占地方,又沉又占地儿。现在布票金贵,但那种料子硬邦邦的,灰扑扑的,做衣服没人爱穿,做劳保用品又用不完,正愁不知道怎么处理呢!刘队长说,那玩意儿简直是块烫手山芋,白送都没人要,扔了又怕犯错误,还要专门派人看管,白白浪费队里的工分!”

旧军布?!

这三个字像一把钥匙,咔嚓一声捅开了严荷脑子里前世记忆的锁!她眼前瞬间闪过一幅画面:几年后,知青群里突然刮起一股风,大家都迷上了把宽松肥大的旧军装改得合身利落,叫什么…“收腰军便装”?对!就是那个!那些被嫌弃的旧军布,稍加改制,立刻身价倍增!

她的手指无意识地蜷缩了一下,指尖似乎已经触摸到了那种粗粝厚实的棉布质感。就在这一刹那,一种熟悉的感觉流遍全身——

材质:100%棉,产地:河北石家庄棉纺厂,1977年生产;未来价值:1980年知青中流行“收腰军便装”,每件可卖2元,比原布价高5倍。

这信息清晰得如同烙印,直接出现在她脑海里!是她的金手指!“触觉溯源”!也一起来了,虽然现在还没真正摸到布,但仅仅是听到描述,结合前世的记忆,这能力竟然就被触发了!

严荷的眼睛,唰地一下亮了!

那光芒锐利得像磨过的刀子,带着一种被逼到墙角后的凶狠和一种抓住救命稻草的狂喜!

“旧军布?”严荷重复了一遍,声音有点发颤,但不是害怕,是激动,“张文书,您是说…我们生产队仓库里,有很多那种没人要的旧军布?”

张大海被她眼中突然迸发的光亮弄得一愣,点点头:“是啊,堆了不少。咋了?”

严荷猛地站起身,椅子腿在水泥地上刮出刺耳的声响。她盯着张大海,一字一句,斩钉截铁:

“张叔!麻烦您帮我捎个话给刘队长!” “那些旧军布,我有办法让它变成钱!” “变成能给生产队赚工分的钱!”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