荏苒文学
好看的小说推荐
聊斋志异续编一百新篇最新章节,聊斋志异续编一百新篇章节在线阅读

聊斋志异续编一百新篇

作者:青丘狐九小姐

字数:192144字

2025-10-06 08:09:22 连载

简介

聊斋志异续编一百新篇》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东方仙侠小说,作者“青丘狐九小姐”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为读者们展现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本书的主角鬼狐书生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已经连载,热爱阅读的你千万不要错过这场精彩的阅读盛宴!

聊斋志异续编一百新篇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道光八年春,庐州城浸润在杏花烟雨中。寒门书生沈墨宣寄居在城西一处荒废的绣庄,这里曾是前朝刺绣圣手苏氏的故居,如今只余断井颓垣,唯有一间绣阁还算完整,里面堆满了尘封的绣架丝线。

这夜春雨淅沥,沈墨宣正在灯下临摹《绣谱》,忽闻阁楼深处传来细微的”簌簌”声,似有女子在轻声啜泣。他掌灯循声而上,但见墙角紫檀绣屏后,一架古旧的绣绷无风自动。绷上未完成的《百鸟朝凤图》竟泛起七彩流光,绣线自行穿梭,仿佛有只看不见的手在继续着未完的绣作。

“公子…”一声轻唤如丝线拂过锦缎,沈墨宣抬头,见绣屏后转出个身着月华裙的女子。她云髻斜绾,簪着一支并蒂莲纹的银针,最奇特的是她的指尖——萦绕着七彩丝线,在烛光下泛着莹莹光泽。

沈墨宣手中的《刺绣要诀》险些滑落:”姑娘是…”

“小女子苏绣影,在此刺绣已三百载了。”女子微微欠身,罗裙曳地却不染尘埃。她说话时,绣屏上的凤凰竟展了展翅,金线绣成的羽翼在夜色中流光溢彩。

细问之下,方知她是前朝刺绣圣手苏清蕙之女,因在战乱中为护传家绣谱《天工绣典》,被乱兵所伤,香消玉殒前将最后一缕精魂附于这幅未完成的绣作中,已历三百寒暑。

自此,每当夜雨绵绵,绣影便会现身。她精通绣艺,尤善失传的”云雾绣法”,常与沈墨宣切磋针法。某夜她教他”金丝盘银”的绝技,纤指翻飞间,丝线竟在虚空中自行穿梭,绣出一幅《月下听琴图》,绣面上的人物栩栩如生,仿佛随时会从绣缎中走出。

“沈郎可知,绣有精魂。”绣影轻语,指尖掠过绣面,”观君日间习绣,针脚乱了三分,可是心绪不宁?”

沈墨宣执起她微凉的手,触感如抚流云:”得卿指点,方知针下有灵。这刺绣之道,竟如修行一般。”

渐渐地,沈墨宣发现绣影每次现身后,绣屏的色彩就会黯淡一分。某夜她为他演示”绣品化真”的绝技,素手轻扬间,绣屏上的百鸟竟振翅飞出,在阁中盘桓鸣唱,直至天明方归。鸟归之时,她身形一晃,几乎透明。

“妾身每用一次法力,便要损耗一分元神。”绣影倚着绣架,气息微弱,”这幅绣作是母亲遗愿,如今妾身魂魄与之同朽。”

沈墨宣心生怜惜,取来珍藏的沉水香:”可能助你凝神?”

绣影深深吸气,身影略实:”公子厚意,妾心感念。然最养绣魂者,莫过于知绣惜绣之人。”

这日,庐州知府千金赵月华偶见沈墨宣修补的绣品,对其才华心生爱慕,遣媒人前来提亲。沈墨宣婉拒归来,见绣影对绣垂泪。泪珠落在绣面上,竟凝成颗颗晶莹的珍珠,每一滴都映出往事——她当年为护绣谱,以身挡刀,鲜血染红了绣架。

“若能重来,妾仍愿以性命护这些绣谱周全。”绣影的声音带着丝线的柔韧,”只是…再不能为公子穿针引线了。”

忽然间,绣庄大门被撞开,原来是赵知府怒其拒婚,以妖绣惑人之名报官。衙役举着火把冲入,火光映照绣屏的刹那,绣影凄然一笑:”愿为君再绣一幅《比翼连理图》。”

但见她纵身融入绣屏,绣面突然七彩流转。万千丝线化作天罗地网,将衙役们尽数困住。唯沈墨宣看见绣影在绣屏中渐渐淡去,最后只余一缕丝香:”愿君珍重…”

这时,一个游方道士闯入庄中,手持桃木剑喝道:”书生速退!待我收了这绣妖!”

沈墨宣却护在绣屏前:”道长明鉴,绣影姑娘从未害人,反倒助我良多。”

道士冷笑:”你可知她每夜吸取你的精气?若非贫道来得及时,不过七日,你必元气大伤!”

绣影的魂魄在丝线中重新凝聚,泪光盈盈:”沈郎,道长所言不虚。妾身确实…确实每夜需借你三分精气,否则难以维持形体…”

沈墨宣怔住,随即淡然一笑:”即便如此,我心甘情愿。得知音如此,死亦何憾?”

就在此时,异变突生。一道黑影自绣面中凝聚,竟是个面目狰狞的绣魔。它狞笑道:”绣影,你既不愿助我吸取书生精气,那就别怪我无情!”

原来这绣魔一直逼迫绣影害人,绣影宁死不从,这才与沈墨宣相识。

道士见状,急忙布下天罗地网,却被绣魔打得节节败退。危急关头,绣影突然化作一道七彩流光,与绣魔同归于尽。在消散前,她将绣针掷向沈墨宣:”沈郎,来生…再为你绣一幅《并蒂莲开》…”

三年后,沈墨宣高中举人,却辞去官职,回到庐州绣庄。他在庄址建了座”绣影轩”,终日研习绣艺。某个雨夜,他正在修复古绣,忽闻熟悉丝香。转身见绣影立于绣架前,身形比往昔凝实许多,只是周身仍笼罩着一层朦胧彩光。

“蒙君以诚心相待,妾得脱绣锢。”原来沈墨宣三年来每日以心血养护绣屏,晨起拭尘,夜半祝祷,竟助她修成绣仙。

此后绣影轩常现奇观:月明之夜,绣品会自生异香;花开时节,丝线可引来蝶群。更奇的是,他修补的绣品能预知吉凶,世人争相求访,称之为”仙绣”。

某日绣轩意外失火,沈墨宣为救绣屏困于火海。危急时忽见绣面迸发七彩光芒,万千丝线化作雨幕,竟将烈焰尽数浇熄。火灭后,众人在灰烬中寻得完好无损的绣屏,屏架新刻一行娟秀小字:”丝可断,情长牵。”

自此,沈墨宣不再刺绣,只在每月望日,对雨理线。有人说常听见轩中传来机杼声,那声响细密缠绵,似在诉说未了的情缘。更有人说,在晨曦微露时,能看见绣面上映出双人身影,穿针引线,永世不离。

而今庐州城的绣娘仍会说,若有缘在雨夜经过绣影轩,或许能看见绣架前有人浅笑。那笑靥明媚如绣,仿佛能绣尽世间所有的美好。每到春暖花开时,总见有双蝶在轩前花丛中翩跹起舞,翅上的纹路,恰似那绣屏上的针脚。

据说某个花朝节之夜,有绣娘见轩中绣光流转,隐约听得女子轻吟:”愿化丝线伴君老,不羡织女鹊桥仙。”推门却只见绣屏静立,绣面上丝线自成同心结状。而那一对绣蝶,至今仍在轩前的蔷薇架下双宿双飞,岁岁年年。

更奇的是,每逢七夕之夜,绣影轩中的绣品会自行变幻,绣面上的比翼鸟竟会振翅双飞。有人说这是绣影在月下显灵,也说是沈墨宣的诚心感动了织女。但无论如何,这段跨越生死的绣缘,已然成为庐州城最动人的传说。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