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男女主角是刘雨生的连载小说推荐小说《重生87:靠养灵宠赶山成首富》是由作者“我吃麻辣烫”创作编写,喜欢看小说推荐小说的书友们速来,目前这本书已更新167115字。《哪里能免费看重生87:靠养灵宠赶山成首富刘雨生大结局?》就在下方,点即看!
重生87:靠养灵宠赶山成首富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第17章
“何大哥,这瓷碗很值钱?”
刘雨生一脸的好奇的问道。
何铁柱将老瓷碗放回饭桌上后,在众人的目光注视下,也是认真的点了点头,道:
“这个老瓷碗,应该是唐朝汝窑出品的宝石蓝瓷碗。”
“这可是好东西,要是能卖给外国人,少说也能整个万元户当当。”
嘶!
此话一出,众人都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万元户?乖乖,我们饭馆每天这么辛苦的干活,也没赚多少钱。”
“这一个老瓷碗,就能卖上万块?”
赵福率先开口,感叹道。
赵雪琪也是吃惊的看向刘雨生,说道:
“雨生弟弟,本以为你那人参,已经是价值连城的好动了,没想到你这老瓷碗,才是最贵的。”
刘雨生脸色也有些诧异。
他也没想到,小黑带来的这老瓷碗,居然是唐朝的古玩,而且这么值钱。
见到几人吃惊的模样,何铁柱嘴角上扬,打断道:
“你们也别高兴这么早,我刚才说了,这唐汝窑宝石蓝瓷碗,是卖到外国人的手里,才值这个价钱。”
“毕竟外国人手里都是美钞,财大气粗,而且又喜欢我们国内的瓷器,才能卖出这个价钱。”
“正常情况下,可卖不了这么多。”
何铁柱这话,等于给三人泼了一壶冷水。
刘雨生也冷静下来,冲何铁柱问道:
“何大哥,那不知道正常情况下,这瓷碗能卖个什么价?”
何铁柱想了想,说道:“如果是出手给个人的话,应该是1000到2000块钱左右。”
听到何铁柱这话,刘雨生也大概了解了这瓷碗的价格:“1到2000元吗?”
这个价格,也不低了。
何铁柱这时,又补充了一句:“当然了,如果拿到省城拍卖场去卖,也能卖个好价钱。”
“不过具体能卖多少钱,就要看当时拍卖场里,有没有喜欢这个东西了。”
“你如果想卖个高价的话,我可以帮你拿到省城去拍卖,正好我过段时间,要去省城一趟。”
谁知刘雨生听到何铁柱这话,却忽然冲着何铁柱,问道:
“何大哥,这瓷碗,你要吗?”
听到刘雨生这话,何铁柱一愣,然后说道:
“你要是想出手给我的话,我倒是可以收。”
“不过我刚才可说的很清楚了,卖给个人的话,只能卖1000到2000块钱。”
“何大哥,那就麻烦你出个价,把这老瓷碗给收了吧?”刘雨生点了点头,笑道。
没等何铁柱开口,赵雪琪就忙拉住他,说道:
“雨生弟弟,你没听何老板,可以友情帮你带到省城去拍卖吗?”
“你直接出手给何老板,可是要亏不少钱。”
“我知道。”刘雨生点了点头。
“知道你还……”赵雪琪一脸疑惑。
刘雨生轻笑一声,解释道:“因为如果不是何大哥提醒,我都不知道这老瓷碗值钱。”
“而且何大哥知道我这瓷碗是好东西,并没想着从我手里低价买走,而是告诉我价格,还愿意帮我带动城里去拍卖。”
“这个情,我得记。”
“何大哥待我真心,我也不能让何大哥吃亏不是?”
“这老瓷碗,我直接卖给何大哥,我有钱赚,何大哥带到城里去卖拍卖,也能赚一笔,我们双赢,多好?”
还有一点,他没说。
那就是他现在急缺钱,还家里欠王麻子的债。
不仅是王麻子,家里还欠了村里乡亲们不少钱。
马上就到了还王麻子债的日期,为了不让父母去卖血,不让妹妹嫁给王麻子,他必须凑够那5000元债款。
这瓷碗,就是破局的关键!
何铁柱听到刘雨生这话,脸上露出一抹感动之色:
“刘老弟,你是个敞亮人。”
“你都这样说了,我也不能让你吃亏。”
“你这唐瓷碗,个人收最多也就2000块钱,但我给你再加500!”
听到何铁柱这话,刘雨生脸上也露出一抹异色。
没想到还有这意外之喜。
“何大哥,那就多谢你了。”
刘雨生笑着说道。
见到刘雨生已经决定了,赵雪琪也不好再说什么。
等两人钱货两清后,赵雪琪才是对何铁柱,说道:
“何老板,这瓷碗就算你按照2500块钱收,也是你赚到了。”
“今天这顿酒,得你请吧?”
何铁柱刚完成了朋友的嘱托,又收到这值钱的瓷碗,心情正是大好的时候。
听到赵雪琪这话,二话不说,大手一挥道:“没问题,今天的消费,我来买单。”
对此,刘雨生也不客气。
酒足饭饱后,刘雨生才离开了香满楼饭店。
他今天靠着卖山货,赚了34块5毛钱。
而卖老瓷碗,则是直接赚了2500块钱。
如今刘雨生的全副身家,已经达到了6784块5毛钱。
就算还了王麻子的债务,也还有一千多块钱剩下。
三天赚5000块钱的目标,他完成了!
不过刘雨生也知道,自己能在三天内赚这么多钱,机缘巧合下达成的。
如果不是小黑上门报恩,送来人参和瓷碗,自己绝对赚不了这么快。
以自己卖山货,一天赚几十块钱的速度,想要赚5000块钱,起码也要一个多月。
“山货并不好找,不知道那山间的灵泉,对植物的生长有没有作用?”
“如果有的话,以后可以一边赶山,一边种植一些水果,收入才能稳定。”
刘雨生一边思索着,一边离开县城。
回到桃子乡时,他还去了一趟乡集市,买了一些肉和蔬菜。
因为是下午了,在集市上摆摊的乡亲们,都着急出手手里的东西,然后走路回家。
这个年代,大多数人赶集,都是靠走路。
他们早上背着一大堆农产品,到集市上卖,都不想又背着回去。
所以,只要价格合理,他们都愿意卖了。
临走的时候,刘雨生看到集市一角,有个老人正在卖小鸡,小鸭,凑了过去询问道:
“老人家,你这小鸡和小鸭,怎么卖?”
那老人在集市卖了一天鸡鸭苗,也饿了一天,早已经饥肠辘辘了。
可出来前,老婆子跟他说,不把鸡鸭苗卖完,就不许回家,他只能继续在集市上摆摊。
眼看天都黑了,来赶集的人越来越少,他心里又是着急,又是叹息。
“看来今天是回不去了,只能再饿一晚上,坚持到明天,看看能不能上午就把鸡鸭苗卖完,然后回家去。”
就在老人心里暗暗嘀咕时,忽然有个年轻人走过来,询问鸡鸭苗的售价。
老人一听,忙说道:“鸡鸭苗,都是论只卖,1只2毛钱。”
刘雨生闻言,微微点头,2毛钱一只鸡鸭苗,价钱倒是不贵。
这些鸡鸭养大了,能卖一两块一斤。
只不过他看这鸡笼和鸭笼里的鸡鸭苗,好像都有些没精神了,迟疑道:
“老人家,你这鸡鸭苗走路都摇摇欲坠的,不会快死了吧?”
“我买回去,还养的活吗?”
老人一听,连忙说道:“老板,你放心,我这些鸡鸭苗,都是刚孵出来没两天的,都健康的很。”
“可能是饿了半天了,所以没精神。”
“你买回去,给它们喂点糠,喝点水,保准活蹦乱跳的。”
以前家里,因为自己之前腿瘸,父母都没空养鸡鸭,如今自己好了,倒是可以在家里养养鸡鸭,增加一些家庭收入。
想到这,刘雨生就对老人道:
“老人家,你这鸡鸭苗,看起来太没精神了,我怕买回去都死了。”
“1毛钱一只,你要是愿意卖,我都包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