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喜欢阅读两宋元明小说的你,有没有读过这本备受好评的《大明,我皇太子,逆天改命》?本书以朱慈烺为主角,展开了一段扣人心弦的故事。作者“酸酸的橙子”的文笔流畅且充满想象力,让人沉浸其中。目前这本小说已经连载,千万不要错过!
大明,我皇太子,逆天改命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第12章
不多时,黄得功、周遇吉、孙应元三位将军匆匆赶来,来到指挥台前躬身行礼:“末将参见殿下!”
接到传召,勇卫营三位大将不敢耽搁,片刻便赶到指挥台前,对着朱慈烺躬身行礼,声音铿锵有力。
“三位将军免礼平身!”
朱慈烺抬手示意,目光在三人身上扫过。
周遇吉此前已有交集,他此番更关注黄得功与孙应元。
果然如史书记载,黄得功身材魁梧,面容威猛,透着一股悍勇之气;
孙应元则身形儒雅,眼神沉稳,自带几分儒将风采。
见到这三位明末名将,朱慈烺心中难掩激动,却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切入正题:
“三位将军每日亲自带兵训练,辛苦了。只是这般苦练冷兵器,若遇上东掳鞑子的骑射,有把握取胜吗?孤有个建议,往后你们每天抽出几个时辰,练习列阵与火枪射击,大明军队的训练,必须向火器化全面转型!”
孙应元素来沉稳,闻言只是微微颔首,没有立刻表态;
周遇吉刚与太子化解误会,虽对“火器化转型”心存疑虑,也不好当面反驳;
唯有黄得功性格耿直,想到勇卫营此前使用火器的惨状,忍不住拱手说道:“殿下,末将是个粗人,有话就直说了。如今咱们大明打造的火器,跟烧火棍没什么两样,兄弟们用它训练,误伤自己人的次数比伤敌还多,哪有刀枪对鞑子的杀伤力实在?虽说鞑子骑射厉害,但真到了战场上,兄弟们大不了以命相搏!”
黄得功说的是实情。
除了笨重的火炮,大明绝大多数军队早已不敢轻易使用火枪,劣质火器带来的伤亡,比敌人的攻击更令人胆寒。
朱慈烺早已了解其中缘由,并未反驳,只是沉声道:“这个情况孤已经知晓。下一步,孤会严格整顿兵仗局,他们打造的每一把火枪,都必须保证质量,若是再敢以次充好,孤定要灭了他们!”
“殿下,即便火器质量有保障,也难对东掳八旗造成致命打击啊!”黄得功仍不认同,继续说道,“两轮射击结束,弹药还没来得及填装,鞑子的骑兵就已经冲到阵前了,兄弟们届时跟待宰的羔羊没什么两样!”
周遇吉与孙应元虽未开口,却纷纷点头,显然认同黄得功的说法。
朱慈烺淡淡一笑,语气笃定:“未必。孤很快会让兵仗局造出真正的‘大杀器’。你们若是不信,不妨随孤去训练场见识见识。”
说罢,朱慈烺起身走下指挥台,众人连忙跟上,心中却满是疑惑。
一个七岁太子,能拿出什么“大杀器”?
来到勇卫营训练长枪刺杀的场地,朱慈烺停下脚步,指着前排用作靶标的稻草人,对岳洋下令:“岳洋,带东宫卫队在八十步外列阵,对稻草人进行三段击!”
“遵命!”
岳洋领命,立刻带着一百名东宫卫队列队,三排横阵迅速成型。
他抽出腰间绣春刀,高声喊道:“第一排,射击!”
“砰砰砰——”
一阵密集的枪声响起,八十步外的稻草人瞬间被米尼弹打得碎草横飞。
“第二排,射击!”
“第三排,射击!”
随着岳洋的指令,第二排、第三排士兵依次开火,十几息时间内,三排齐射便已完成。
勇卫营靶场前排的十几个稻草人,早已被轰击得面目全非,散落一地。
可射击并未停止,岳洋紧接着下令第二轮射击,三排士兵交替装填、开火,枪声始终没有间断。
要知道,这些用作刺杀训练的稻草人,外层是稻草,内里却填充着结实的实木,才能承受士兵长枪的反复刺击。
即便如此,在东宫卫队的两轮齐射下,几十个“假人”还是被轰成了碎渣。
若是换成真人,这般威力可想而知。
“吸……这怎么可能?填装弹药只要十几息?假人都被打没了!”
线膛枪搭配米尼弹的威力,再加上极快的填装速度,让在场的勇卫营将士与太监们全都倒吸一口凉气,震惊得张大嘴巴,半天没能合拢。
要知道,以往的鸟铳、鲁密铳,不仅要填装弹药、安装火绳,还要点火射击,一分钟最多能开三枪,到了实战中,士兵手忙脚乱,有时甚至只能开一枪,这就给了敌人骑兵充足的冲锋时间。
可东宫卫队的士兵,一分钟竟能填装射击八次,动作麻利的甚至能达到十次,这样的速度,简直颠覆了他们对火器的认知!
刚才还在质疑朱慈烺的黄得功,此刻激动得语无伦次,快步走到朱慈烺面前,躬身说道:“殿……殿下,这究竟是何种火器?能否给勇卫营也装备一些?哪怕只有两百支,也能让勇卫营的战斗力大大提升啊!”
朱慈烺心中清楚,目前手中的线膛枪数量有限,但为了拉拢勇卫营,他还是果断下令:“岳洋,让卫队拿出五十支线膛枪,交给黄将军!”
“遵命!”岳洋一挥手,五十名东宫卫队士兵立即将手中的线膛枪递给黄得功。
黄得功接过枪,激动得双手颤抖,再次躬身谢恩:“谢殿下大恩!日后殿下若有用到勇卫营之处,黄得功万死不辞!”
“无需多礼。”朱慈烺微微一笑,又从宽大的衣袍中取出四把驳壳枪和八个弹匣,“孤这里还有四把连发手铳,给你们三位将军,再加上卢大伴,每人一把,用作防身。记住,孤给你们的火器,绝不能让第二个人接触,否则,孤会立即收回!”
见太子的衣袍里竟藏着这么多“宝贝”,黄得功等人又惊又喜,只顾着高兴,也没多想其中缘由,连忙道谢:“谢殿下天恩!”
担心他们不会使用,朱慈烺打开驳壳枪的保险,走到三十步外的假人面前,抬手扣动扳机。
“砰砰砰——”
一阵急促的枪声响起,假人身上瞬间多了五个窟窿。
黄得功急忙跑过去查看,看着假人身上的弹孔,惊得连连咋舌:“真是连发手铳!三十步距离,五发全中,这玩意儿也太厉害了!殿下高明啊!”
黄得功本就是性情中人,此刻彻底被朱慈烺折服,回到他面前,倒身便拜:“殿下,您真是神童下凡!黄得功服了!”
朱慈烺伸手扶起他,语气诚恳:“将军不必多礼。孤手中还有不少好东西,只要你们忠心于大明,日后定不会亏待勇卫营。”
说罢,他转头看向曹化淳,说道:“曹大伴,孤身边人手不足,想从勇卫营借一千精兵,不知可否?”
“殿下言重了,何来‘借’之说?”曹化淳连忙躬身,“不知殿下需要什么样的士兵?奴婢这就去挑选!”
如今太子监国,身份等同于皇帝,要从勇卫营调兵,他自然不敢违抗。
朱慈烺笑着点头:“还是曹大伴贴心。孤要八百骑兵、一百炮兵、一百有经验的斥候,必须都是马术精湛之人。另外,还要借周遇吉将军一用。”
朱慈烺看着眼前的众人,心中充满底气。
有了勇卫营的精锐,再加上东宫卫队的火器,他终于有了对抗乱局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