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强烈推荐一本历史脑洞小说——《红楼:边关龙骑,吾为庶子正名》!本书由“苏苏苏月”创作,以贾欢贾宝玉的视角展开了一段令人陶醉的故事。目前小说已更新总字数288967字,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红楼:边关龙骑,吾为庶子正名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贾欢自顾自坐下饮酒,目光扫过众人。
众人相视无言,牛继宗开口道:“你既是陛下近臣,可否替我们向陛下求些官职?”
“如今四王八公十二侯中,有实权的所剩无几。上次北境兵败,连最后那点兵权也丢了。”
“京城兵马除你的京营、凌不疑的禁军,还有巡防营。能否向陛下进言,将巡防营交予我们?”
贾欢放声大笑:“哈哈哈!愚不可及!”
他冷眼扫过众人阴沉的面容:“实话告诉你们,陛下正要从京城着手,逐步收回兵权。”
“你们这些没落的勋贵,也配染指巡防营?”
巡防营虽仅万人,却是维护京城治安的关键。
贾欢继续道:“想要军职就去战场拼杀!西南大军灭了南越才得功勋,你们凭什么争?”
“靠祖上余荫?如今这招早不管用了!打铁还需自身硬,若连上阵的勇气都没有,趁早断了争权的念头。”
满堂寂然。
“话已至此,各位叔父请自便。”
“若想重振家声,就送些子弟到我军中,我自会教导他们。”
“这也算我对诸位老亲最后的情分。”
说罢,贾欢转身离去,不再多言。
四王八公世代联姻,关系盘根错节。
若在此范围内,贾欢尚愿相助,但若子弟不成器,就休怪他无情。
望着贾欢远去的背影,众人默然不语。
仿佛被当头棒喝。
“欢哥儿所言,确实在理。”
良久,忠靖侯史鼎打破沉默。
他是四王八公中少有的实干者,爵位靠自身挣得。
史家爵位由其兄继承,他能得此爵位,运气固然重要——当年太上皇与景德帝争权时,他被推了上去。
但若无半分本事,也难以胜任。
贾政始终沉默。
随着贾欢崛起,他见识了许多从前未见的光景。
如今人人见他,只知是冠军侯贾欢之父,无不恭敬有加,连从前轻视他的人也是如此。
可世人只知他是贾欢之父,却不知他亦是贾宝玉之父。
荣国府转走科举之路,实属无奈——子孙皆吃不得苦。
贾欢的崭露头角,让众人看到荣国府血脉未断,或许还有重振武勋门楣的希望。
“我也同意欢哥儿的说法,回去就把宝玉送到他军营里去。”
这话一出,全场震惊。谁不知道贾宝玉是贾府的心头肉,平时连碰都不让碰。
贾政竟要送他去军营?贾欢的脾气,大家心里都清楚。
真送过去,只怕要掉一层皮!
“!拼了!”
“反正我儿子多,全送进军营,总能有一个成器的吧?要是不行,我就继续生,总有一个能光耀门楣吧?”
牛继宗这样说道。
众人咬紧牙关,或许这是唯一的出路了,没人会一直糊涂下去。
从景德帝近来一步步收拢大权来看,太上皇终究年迈,力不从心了。此时若再不想办法,将来恐怕真要遭清算!
贾欢并不知道,自己的一顿训斥,竟让四王八公有所警醒。
这倒也是好事。毕竟若四王八公被抄家,自己虽不受影响,但其他人呢?
能护住一个,难道能护住所有人吗?
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等人,就算自己真能全部护住。
可身边亲人都没了,她们真的会开心吗?
所以,若贾府愿意振作,贾欢是乐见其成的,不过那些令他不快的事,该敲打还是要敲打。
像王夫人那样的毒妇,贾欢绝不放过,即便不杀,也要让她永无翻身之日,彻底沉沦。
摆脱了那帮老家伙,贾欢终于来到后院,见到了思念已久的亲人。
已能上桌的赵姨娘,坐在仅次于王夫人的位置。
还有亲姐姐贾探春,以及另一位姐姐贾迎春。
最后是可爱的惜春,她直接扑进贾欢怀里,毕竟还只是个小姑娘。
“三哥哥!”
看着小丫头欢喜的模样,贾欢大笑起来。
“来人!把我给大家带的礼物都搬进来。”
贾欢一声令下,女亲卫们便将礼物一一搬进。
各式金银首饰,看得人眼花缭乱。贾欢的系统每日都会签到这些东西,根本用不完,索性送些给她们。
每个人都有份,唯独漏了王夫人,让她恨得牙痒。
“宝二哥呢?”
贾欢一愣,好奇地问道。所有姐妹都在这里,他应该不会缺席吧?
众人神情尴尬,贾母轻咳一声说道:
“宝玉也长大了,不该再混在女眷堆里,他在前厅招待各家公子呢。”
贾欢这才明白,估计是自己来之前被贾政带走了。显然贾政知道他不喜欢贾宝玉总腻在女人堆里的样子。
不知不觉间,贾欢似乎成了家中长子,而贾宝玉仍像个没长大的孩子。
与诸位姐妹聊了几句,贾欢便起身离开。这里不仅有贾家人,还有各家的婶娘和姑娘,他久留并不合适。
送完礼物,贾欢径直走了出去。反正林黛玉她们还住在侯府,随时可以见面。
贾欢走后,牛继宗家的小女儿望着他的背影,轻声说道:
“冠军侯真是英武!这样的奇男子,京城里大概只有十一郎能比一比了。”
所谓的十一郎,便是凌不疑。在贾欢崛起之前,他是京城最受瞩目的男子。
可如今贾欢显然已超越了他,因为贾欢身居高位,性情也比他温和些,至少会笑,也会待人亲切。
林黛玉与薛宝钗等人心中一惊,目光警觉地扫向各府姑娘。
“这些狐媚子,竟想打三哥哥的主意!”
念头刚起,她们自己却愣住了——三哥哥受人青睐,本是好事,为何她们心头反生不悦?
贾欢无心与四王八公那些老辈周旋,早早回到侯府。
才进门,管家便呈上几封请柬,回禀道:
“侯爷,近日京城各府喜宴的帖子都在此,请您过目。”
贾欢兴致缺缺地随手翻阅,目光却被其中两封吸引。
一封来自盛家。盛紘已调任工部郎中,官居正五品,与贾政成了同僚,却比他从五品的员外郎高了半级——贾政连上朝资格也无,盛紘却可身着绯袍入朝。
此次盛家设宴,一为贺升迁,二为庆乔迁。给贾欢递帖,不过是循例行事,免得落人口实。但贾欢却打算前往,只为见一见明丫头。
另一封来自程家。虽封赏圣旨未下,但程家封爵已成定局,故提前发帖。届时必是高朋满座,各方势力皆欲攀附。
贾欢留下这两封帖子,吩咐管家:
“就这两家。备好厚礼,到时提醒我。”
管家恭敬应下,心中暗忖:程家得势,侯爷前往理所应当;可那盛家不过五品官,侯爷竟也亲赴?看来此家不容小觑,备礼须得更用心才是。
此后数日,贾欢过得清闲。白日往京营督看杨再兴练兵,回府便与姊妹们谈笑。
他也趁机研读此世历史——既然连星汉这般汉风犹存、竹简尚用的朝代皆存于世,多知方能少误。
秦朝一如旧史,汉、三国、晋亦相继而立。
然自晋亡,天下骤变。
南北朝与东晋十六国犹在,本应出现的隋朝却无踪无影。取而代之的,是崛起于乱世的唐朝——它原为东晋十六国之一,雄踞中原,睥睨群邦。
数百年后,五胡乱华爆发,唐亡,中原裂于异族之手。
此后,本应立国的宋朝亦未现世,直接由周朝承继唐土。然四周仍散落着南北朝以来二十余政权,天下如战国再临,纷乱不休。
周朝虽已衰微,较之他国,仍算安稳之地。
“自南北朝起,这乱世竟已绵延五百余年!”
贾欢掷卷长叹。
战国不过二百年,亦有说五百载者。然战国终有始皇出世,一扫六合,定鼎天下。
自南北朝以来,天下纷争不休已持续五百年,死伤数以亿计,远比战国时期更为惨烈。
虽因世代更迭,人口已非昔日可比,但乱世景象依旧触目惊心。
“不如,就由我来结束这乱世吧。”
“战国二百年乱世终于始皇之手,不知我能否成为平定这五百年乱局之人?”
贾欢心中暗忖。
贾欢此时尚无称帝之心,因念及景德帝知遇之情,此刻所愿,不过是荡平天下,终结乱世。
自经历星汉之事,他更深刻体会到世间残酷——星汉乱世之中,人食人等惨剧,女主曾亲身经历!
“三哥哥。”
惜春快步跑到贾欢面前,见他正沉思,便唤了一声。
贾欢微微一笑,将惜春抱起,又望向随后走来的贾探春。
“林妹妹她们在哪儿?”
贾欢向姐姐问道。
贾探春自贾欢怀中接过惜春,见他手执史书,不禁问道:
“弟弟怎么在读史?”
贾欢一怔,低头看着手中书卷,轻叹:
“在此感慨,始皇帝一统天下,终结乱世,谁料司马懿窃国之后,竟又开启一个远胜战国的乱局。”
“总有一天,我要亲手终结这乱世,让百姓安居乐业。”
此间架空历史中,许多人物不存,唐朝未统天下,宋朝亦未建立,
因而唐诗宋词皆未出现!或许将来,贾欢尚可成为一代诗仙词圣!
贾探春闻言目光熠熠,注视着贾欢:
“若是你,一定可以做到。”
她博览群书,深知晋朝之后天下何等动荡。如今周朝看似太平,但周边政权林立,不下数十!
凌不疑他们所灭的南越国,不过其中之一!
要终结乱世、一统天下,何其艰难。单是辽东一地,便已是无数大周臣民心头之痛。
贾欢摇头,不愿与姐姐多谈此事,转而想起一事,含笑对贾探春道:
“姐姐既然来了,今日弟弟带你去一个地方。”
贾探春好奇地望着他。原来不良人已报,赵盼儿一行已至京城。
她虽与欧阳旭约定京城再见,却未透露身份,因此只能主动寻访。
正巧姐姐在此,便邀她同行。贾府规矩森严,尤其对家中女子约束甚紧,
贾探春从小到大,出门的次数屈指可数。
“好呀!”
她欣然应允。只要跟在贾欢身边,去哪里都好。整个贾府,就连贾母也不敢阻拦他们。
于是贾欢与贾探春带着惜春离开了侯府。
与此同时,欧阳旭府邸门前一片纷扰。
赵盼儿被欧阳旭伤透了心,却牢记贾欢所言:只要取回夜宴图,便能替父亲翻案。
因此她向欧阳旭索要昔日所赠全部物件,自然不可只提夜宴图,以免打草惊蛇。
欧阳旭初入京城时身无长物,全赖赵盼儿所赠之物打点关系,如今这些物品早已难以寻回。
即便记得的书画,也已转赠恩师柯相。若再讨回,今后如何在京城立足?
无奈之下,他唯有闭门不出。而赵盼儿则让何四等人在门外喧嚷,只为逼出那幅夜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