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推荐一本小说,名为《重生潘金莲:青史新章》,这是部女频衍生类型小说,很多书友都喜欢潘霖潘金莲等主角的人物刻画,非常有个性。作者“路见不平的阿左”大大目前写了145574字,连载,喜欢这类小说的书友朋友们可以收藏阅读。
重生潘金莲:青史新章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武松被带走后,武家小楼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潘金莲独自坐在堂屋里,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腕上的玉镯。窗外天色渐暗,暮色如墨般浸染开来,一如她此刻的心境。
童太监那张阴柔的脸在她脑海中挥之不去。那眼神中的狠毒与算计,让她不寒而栗。这人绝非善类,武松落在他手里,只怕凶多吉少。
“娘子…”武大郎怯怯的声音从楼梯口传来,“二郎他…会不会有事?”
潘金莲强迫自己扯出一个笑容:“夫君不必担心,二郎是朝廷命官,童太监不敢把他怎样。”
这话说得她自己都不信。童太监既然敢公然抓人,必定有所倚仗。
她起身点亮油灯,昏黄的光线在屋内摇曳,映得她脸色明明灭灭。
必须想办法救武松。可是怎么救?童太监带着禁军,权势滔天。她一个弱女子,能做什么?
就在这时,后门传来三长两短的敲门声——这是西门庆与她的暗号。
潘金莲心中一紧,犹豫片刻,还是开了门。
西门庆闪身进来,迅速关上门。他衣衫凌乱,脸上还带着伤,显然经历了一番搏斗。
“童太监在全城搜捕我。”他喘着气,“我长话短说——武都头被关在县衙大牢最里间,明日就要被押解进京。”
潘金莲心中一沉:“这么快?”
“童太监怕夜长梦多。”西门庆从怀中取出一张地形图,“这是大牢的布局。我已经买通了一个狱卒,但只能争取一炷香的时间。”
潘金莲接过地图,手指微微发抖:“一炷香…太短了。”
“这是唯一的机会。”西门庆握住她的手,“娘子,我知道一条密道,可以直通大牢后墙。但需要有人在外接应。”
潘金莲抬头看他:“大官人为何要冒这个险?”
西门庆苦笑:“我说过,我西门庆虽然不是什么好人,但还不至于见死不救。”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更何况…那日若不是武都头手下留情,我早就死在景阳冈上了。”
潘金莲看着他的眼睛,那里面有着她从未见过的真诚。
“好。”她下定决心,“需要我做什么?”
西门庆展开地图,指着一个标记:“明日子时,我会从这里潜入大牢。娘子需要在这个位置接应。记住,只有一炷香的时间。”
潘金莲仔细记下位置:“我晓得了。”
西门庆又从怀中取出一个小瓷瓶:“这是迷魂散,必要时可以防身。”
潘金莲接过瓷瓶,入手冰凉。
“大官人…”她轻声道,“多谢。”
西门庆深深看了她一眼:“娘子保重。”
他如来时一般悄无声息地离去,留下潘金莲独自对着地图出神。
这一夜格外漫长。
潘金莲将地图反复看了无数遍,每一个细节都牢记在心。她知道,明日的行动稍有差池,不仅救不了武松,还会把所有人都搭进去。
天快亮时,她终于有了一个完整的计划。
“夫君,”她对武大郎道,“今日你去邻县避一避。”
武大郎急道:“这怎么行!我要留下来帮娘子!”
潘金莲摇头:“夫君若在,我反而要分心照顾。你去邻县的李记布庄找陈掌柜,就说是我让你去的。”
这是她早就安排好的一条退路。李记布庄的陈掌柜受过她的恩惠,值得信任。
武大郎还要争辩,潘金莲坚定地说:“夫君,武家不能全军覆没。若我们出事,总要有人替我们申冤。”
这话说得武大郎哑口无言,只能含泪点头。
送走武大郎,潘金莲开始准备。她换上一身深色衣裙,将长发紧紧束起,又把西门庆给的迷魂散分成小包,藏在袖中各处。
最后,她取出武松给的那把匕首,小心地绑在小腿上。
一切准备就绪,只等夜幕降临。
这一日格外难熬。潘金莲坐立不安,时不时走到窗边观察街上的动静。童太监的禁军还在挨家挨户搜查,气氛紧张得让人窒息。
午后,王婆突然来访。
“娘子,”她神色慌张,“老身听说…童太监要在今夜处决武都头!”
潘金莲手中茶盏砰然落地:“什么?”
“千真万确!”王婆压低声音,“老身在衙门当差的侄子亲耳听见的!说是…要以越狱的罪名当场格杀!”
潘金莲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好个童太监!竟然要用如此卑劣的手段!
“消息可靠吗?”她强作镇定。
王婆点头:“童太监已经调集了弓箭手,就埋伏在大牢周围。”
潘金莲心中冰冷。原来童太监早就料到会有人劫狱,设下了这个圈套!
必须通知西门庆取消行动!
可是怎么通知?他们约好子时在密道口见面,现在离子时还有好几个时辰。
“妈妈,”她抓住王婆的手,“能不能请你帮个忙?”
王婆为难道:“娘子,不是老身不帮,只是…”
潘金莲取下手上的玉镯:“这是妾身最贵重的东西,请妈妈务必帮这个忙。”
王婆看着那成色极好的玉镯,眼睛一亮:“娘子要老身做什么?”
“去西门大官人的生药铺,告诉他计划有变。”潘金莲急道,“就说…童太监设了埋伏。”
王婆揣起玉镯:“娘子放心,老身这就去!”
看着王婆匆匆离去的背影,潘金莲心中稍安。但转念一想,万一王婆没能及时找到西门庆,或者西门庆执意要行动…
不行!不能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别人身上!
她思索片刻,忽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既然童太监设下圈套等着劫狱的人,那她就将计就计,来个声东击西!
夜幕终于降临。
潘金莲悄悄从后门溜出,借着夜色的掩护,朝着与西门庆约定的相反方向走去。
她要先去一个地方——童太监的临时府邸。
童太监住在原知县府邸,如今戒备森严。潘金莲躲在街角的阴影里,仔细观察着门口的守卫。
四个禁军持刀而立,还有一队巡逻兵不时经过。
硬闯肯定不行。她想了想,绕到府邸后墙。这里果然守卫松懈,只有一个老兵在打盹。
潘金莲从袖中取出一包迷魂散,轻轻吹向那个老兵。不过片刻,老兵就软软地倒了下去。
她迅速翻墙而入,落地无声。
府邸很大,她凭着记忆中的布局,朝着书房摸去。童太监这种贪权之人,重要东西必定放在书房。
果然,书房里还亮着灯。潘金莲悄悄捅破窗纸,只见童太监正在灯下看文书,两个小太监在一旁伺候。
“都安排好了?”童太监尖细的嗓音传来。
“回公公,都安排好了。”一个小太监躬身道,“弓箭手已经就位,只要有人劫狱,格杀勿论。”
童太监冷笑:“武松啊武松,咱家倒要看看,还有谁敢来救你。”
潘金莲心中怒火翻腾,却强迫自己冷静。她仔细观察着书房内的布局,目光最后落在一个精致的木匣上。
那木匣放在书案最显眼的位置,上面还贴着封条。很可能是重要文书。
她悄悄退到暗处,等待时机。
约莫一炷香后,童太监起身更衣,两个小太监也跟着出去了。
机会来了!
潘金莲迅速闪进书房,直奔那个木匣。匣子上了锁,但她早有准备,取出一根细铁丝,几下就捅开了锁。
匣子里是几封密信和一份名单。她匆匆浏览,越看越是心惊。
原来童太监与清风寨早有勾结!那份名单上,赫然写着朝中几位大臣的名字!
她将信件和名单揣入怀中,正要离开,忽然听见脚步声。
不好!童太监回来了!
潘金莲急忙躲到屏风后,屏住呼吸。
童太监走进书房,似乎察觉到了什么,警惕地四下张望。
“来人!”他尖声叫道。
潘金莲心知不能再等,猛地从屏风后冲出,将一包迷魂散撒向童太监。
童太监猝不及防,吸入迷魂散,软软倒地。
潘金莲不敢耽搁,迅速从窗口跃出,翻墙离去。
她一路狂奔,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必须赶在子时前找到西门庆!
然而当她赶到密道口时,那里空无一人。西门庆显然已经进去了。
潘金莲心急如焚。现在进去警告已经来不及了,唯一的办法,就是制造混乱,搅乱童太监的部署!
她望向县衙方向,心中有了计较。
县衙粮仓,这是她下一个目标。
粮仓的守卫比府邸松懈得多。潘金莲很容易就潜了进去。她取出火折子,点燃了几处草料。
火势很快蔓延开来。
“走水了!走水了!”巡夜的士兵大声呼喊。
顿时,整个县衙乱成一团。救火声、呼喊声、脚步声混杂在一起。
潘金莲趁机朝着大牢方向摸去。
果然,如王婆所说,大牢周围埋伏着不少弓箭手。但因为粮仓起火,不少人都被调去救火了。
她躲在一棵大树后,仔细观察着。大牢门口只剩下两个守卫,正在交头接耳。
“怎么回事?粮仓怎么突然起火了?”
“谁知道呢!快去救火吧,这里应该不会有人来了。”
两个守卫匆匆离去。
潘金莲心中暗喜,正要上前,忽然被人从后面捂住嘴。
“别动!”熟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是西门庆!
潘金莲心中一松,跟着他退到暗处。
“你怎么来了?”西门庆压低声音,“不是说好在外接应吗?”
“童太监设了埋伏!”潘金莲急道,“他要以越狱的罪名格杀武松!”
西门庆脸色一变:“果然如此!我刚才潜入大牢,发现守卫比平时多了三倍!”
“现在怎么办?”潘金莲问。
西门庆沉吟片刻:“粮仓的火是你放的?”
潘金莲点头。
“好手段!”西门庆赞道,“现在大部分守卫都被调去救火了,正是机会!”
“可是还有弓箭手…”
“跟我来。”西门庆拉着她,“我知道另一条路。”
两人借着夜色的掩护,绕到大牢后墙。这里果然僻静,只有一个老兵在打盹。
西门庆如法炮制,用迷魂散迷倒了老兵,然后推开一块松动的砖石,露出一个洞口。
“这是早年修建大牢时工匠留下的暗道。”西门庆解释道,“只有我知道。”
潘金莲跟着他钻进暗道。里面很窄,只能容一人匍匐前进。
爬了约莫一炷香时间,前方出现光亮。西门庆示意她停下,小心地推开一块石板。
外面是牢房走廊,空无一人。
“武都头关在最里间。”西门庆低声道,“我去引开守卫,你去救人。”
潘金莲点头:“小心。”
西门庆悄悄溜出暗道,故意弄出响声。很快,几个守卫被引开了。
潘金莲趁机冲出暗道,朝着最里间的牢房跑去。
“二郎!”她低声呼唤。
牢房里,武松被铁链锁在墙上,浑身是血,显然受过刑。听到她的声音,他猛地抬头:“嫂嫂?你怎么来了?”
“没时间解释了!”潘金莲试图打开牢门,却发现锁得很牢。
“钥匙在狱卒身上。”武松急道,“嫂嫂快走!这是个圈套!”
潘金莲不管不顾,取出匕首用力砍锁。可是这锁十分坚固,匕首只能在上面留下浅浅的痕迹。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脚步声和西门庆的呼喊:“快走!”
潘金莲心中一横,取出最后一点迷魂散,从门缝撒了进去。
“二郎,屏住呼吸!”
武松会意,立即闭气。迷魂散很快放倒了闻声赶来的几个狱卒。
潘金莲从狱卒身上找到钥匙,迅速打开牢门,又解开武松身上的铁链。
“能走吗?”她扶住摇摇欲坠的武松。
武松勉强站稳:“可以。”
两人搀扶着走出牢房,西门庆已经等在外面,身上又添了新伤。
“快走!”他急道,“援兵马上就到!”
三人钻进暗道,迅速离开。刚走出不远,就听见大牢方向传来喧哗声,显然是童太监发现人跑了。
“分头走!”西门庆道,“我在老地方等你们!”
潘金莲点头,扶着武松朝另一个方向走去。
武松伤得很重,每走一步都十分艰难。潘金莲咬紧牙关,半扶半背地带着他穿行在小巷中。
身后追兵的声音越来越近。
“嫂嫂…”武松虚弱地说,“放下我,你自己走…”
“别说傻话!”潘金莲厉声道,“要死一起死!”
这话说得决绝,武松不禁一愣。
就在这时,一队追兵发现了他们。
“在那里!追!”
潘金莲心一横,扶着武松钻进旁边的一户人家。这家人显然被惊醒了,但看到他们满身是血,吓得不敢出声。
“抱歉打扰。”潘金莲取下一枚金簪放在桌上,“请行个方便。”
那家人看着金簪,犹豫了一下,指了指后门。
潘金莲道了声谢,扶着武松从后门离开。
追兵的声音渐渐远去,他们暂时安全了。
潘金莲找了一处废弃的宅院,将武松安顿在干草堆上。
“二郎,让我看看你的伤。”
武松却抓住她的手:“嫂嫂今日为何要冒险救我?”
月光从破窗照进来,映得他眼眸格外明亮。
潘金莲垂下眼帘:“我说过,武家要同进退。”
武松深深地看着她,忽然低声道:“嫂嫂可知,那日景阳冈上,我为何能突破重围?”
潘金莲摇头。
“因为我想着,一定要活着回来见嫂嫂。”
这话如同惊雷,在潘金莲心中炸开。她抬头,对上武松炽热的目光,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回应。
“二郎…”她轻声道,“你伤糊涂了。”
武松却笑了,笑容中带着她看不懂的情绪:“我比任何时候都清醒。”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脚步声。潘金莲立即警觉地握紧匕首。
“是我。”西门庆的声音传来。
潘金莲松了口气,开门让他进来。
西门庆看到武松的伤势,皱眉道:“必须尽快医治,否则…”
话未说完,远处突然传来号角声。三人都是一惊。
“是禁军的集结号!”西门庆脸色大变,“童太监要全城搜查!”
潘金莲心中冰冷。武松伤成这样,根本经不起颠簸。可是留在城里,迟早会被找到。
“我有一个地方。”西门庆突然道,“绝对安全。”
“哪里?”
“望江楼的地下密室。”西门庆道,“童太监绝对想不到,我们就藏在他眼皮底下。”
确实,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好。”潘金莲下定决心,“就去望江楼。”
西门庆背起武松,潘金莲在前面探路。三人借着夜色的掩护,朝着望江楼摸去。
这一夜格外漫长,但潘金莲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童太监绝不会善罢甘休。而他们,必须做好应对更大风暴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