荏苒文学
好看的小说推荐

第3章

江南赈灾粮款贪墨案水落石出,江南巡抚及三县县令被革职查办,追回的两万五千两粮款重新用于采购粮食,发放到灾民手中。消息传回京城,皇帝龙颜大悦,当即召集群臣议事,要对有功之臣加以赏赐。

朝堂之上,百官列班,皇帝端坐龙椅,顾怀砚一身玄色蟒袍,肃立一侧,目光沉静地听着大臣奏事。轮到户部尚书出列时,他手持核查结果奏册,躬身启奏:“启禀陛下,江南赈灾粮款贪墨案已彻底查清,涉案官员均已拿下,粮款也已追回补发。此次能快速查清此案,全赖苏侍郎之女苏明黛姑娘的妙计。”

皇帝愣了一下,好奇地问:“哦?又是苏侍郎的女儿?她这次又出了什么主意?”

“回陛下,”户部尚书笑着回道,“那发放清单原本混乱不堪,苏姑娘建议按‘直接发灾民’‘乡绅代领’‘官仓储备’三类分类核查,如此一来,清单瞬间清晰,我们很快就找到了贪墨的关键证据。苏姑娘还说,这法子是从分点心碟子里悟出来的,真是心思灵巧啊。”

百官闻言,纷纷低声议论起来:

“没想到苏侍郎的女儿竟有这般本事。”

“连赈灾粮款的难题都能解决,真是不简单。”

“分点心的法子都能用到公务上,倒是新奇。”

站在一侧的顾怀砚,听到“苏明黛”“分类核查”“分点心碟子”这些字眼时,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起来。又是她?

他回想起漕运案时,苏哲说“家中人闲聊提及分类之法”,后来才知是这个苏明黛,借口是“记点心账”;如今赈灾案,又是她,借口变成了“分点心碟子”。两次都是户部的棘手难题,两次都能用看似无关紧要的“吃穿小事”作为掩护,精准切中要害,这未免太过巧合。

一个闺阁女子,整天只惦记着吃点心、分碟子,怎么会对户部的账目难题如此敏感?顾怀砚的目光落在苏哲身上,眼神里多了几分审视。苏哲此举,恐怕不止是想攀附自己那么简单。

皇帝正值壮年,后宫虽有妃嫔,却尚无子嗣,近年来朝中常有官员想送女儿进宫,盼着能诞下龙子、飞黄腾达。苏哲接连让女儿在朝堂上“露脸”,借着“才智”让皇帝记住名字,说不定打的就是“送女进宫”的主意。毕竟,能让皇帝称赞“心思通透”的女子,若真进了宫,未必没有机会。

顾怀砚心里冷笑一声,这些世家官员,为了权势真是费尽心思,先是借民生事务攀附自己,再想借着皇帝的赏识送女入宫,两头讨好,算盘打得倒是精。只是苏哲未免太过心急,两次接连提及,反而显得刻意,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有个“聪慧女儿”。

“苏侍郎,”皇帝看向苏哲,语气带着赞许,“你教女有方啊。明黛姑娘心思通透,又不贪慕虚荣,真是难得的好姑娘。说吧,想要什么赏赐?”

苏哲心里咯噔一下,连忙躬身谢恩:“陛下谬赞,小女只是随口一提,不敢当‘妙计’二字,更不敢要什么赏赐。能为朝廷分忧,是小女的荣幸。”他刻意压低姿态,就是怕皇帝一时兴起提及“入宫”之事,他最清楚女儿的性子,别说进宫争宠,就是让她学规矩都难,真送进去怕是要惹祸。

皇帝笑了笑:“你倒谦虚。这样吧,赏苏姑娘绸缎十匹、首饰一盒,再赐‘聪慧佳人’匾额一块,也算朕的一点心意。”

“臣谢陛下隆恩。”苏哲再次躬身谢恩,额头已渗出细汗,还好皇帝只是赏赐,没有再多问,不然他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议事结束后,百官散去,顾怀砚叫住了秦风,语气平淡却带着几分冷意:“秦风,你觉得苏哲接二连三让他女儿‘出主意’,真的只是为了帮户部?”

秦风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谨慎地回道:“王爷的意思是……苏侍郎另有图谋?”

“不然呢?”顾怀砚瞥了一眼苏哲离去的方向,“漕运、赈灾都是朝廷大事,他偏要让女儿用‘点心’‘碟子’这类小事做借口,既显得女儿‘聪慧不刻意’,又能让陛下记住名字,你说,他打得什么主意?”

秦风心里一惊:“王爷是说,苏侍郎想……送女进宫?”

“极有可能。”顾怀砚点点头,“皇帝尚无子嗣,朝中多少人盯着后宫的位置?苏哲这是想借着女儿的‘才智’讨皇帝欢心,为日后送女入宫铺路。至于在我面前露脸,不过是顺带的,若能同时攀附我和皇帝,苏家的地位自然稳如泰山。”

秦风试探着问:“王爷,要不要属下去查一下苏侍郎最近有没有和后宫的人往来?或者有没有打探过宫中规矩?”

顾怀砚摇了摇头:“不必。”他虽有猜疑,但目前没有任何实证,贸然调查反而会打草惊蛇。“先盯着,看看他接下来会不会再让女儿‘巧合’地出现在陛下眼前。若他真敢动送女入宫的心思,迟早会露出马脚。”

“是,王爷。”秦风应道,心里愈发觉得顾怀砚心思缜密,仅凭两次朝堂提及,就看穿了苏哲可能的深层图谋。

顾怀砚看着苏哲的身影消失在宫门外,眼神愈发深邃。他最厌恶这种借着女儿钻营的官员,若是苏哲真敢把主意打到皇宫里,他绝不会坐视不管。

而此时的苏府,苏哲拿着皇帝赏赐的绸缎和首饰,脸色却十分凝重。柳氏见他回来,笑着迎上来:“陛下赏赐了这么多东西,真是太好了。明黛知道了,一定很开心。”

“开心什么,”苏哲叹了口气,把赏赐放在桌上,“我倒宁愿陛下什么都不赏。今天在朝堂上,摄政王看我的眼神不对劲,怕是已经起了疑心;更让我担心的是,陛下对明黛赞不绝口,万一哪天兴起,要召明黛入宫,可怎么办?”

柳氏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入宫?那可不行。明黛那性子,怎么受得了宫里的规矩?再说,后宫争斗那么厉害,咱们可不能让她去蹚浑水。”

“我知道,”苏哲点点头,“所以我才刻意低调,不敢要任何赏赐,就是怕引起不必要的关注。以后无论户部遇到什么难题,都绝不能再找明黛支招,就算她自己想说,也要拦着,咱们只求安稳度日,不求飞黄腾达。”

柳氏连忙应道:“你说得对,安稳最重要。我这就去告诉明黛,让她以后少管这些事。”

此时的闲云院,苏明黛还不知道父母的担忧,正躺在藤椅上,吃着青禾刚买回来的桂花糕,嘴里还嘟囔着:“还是这个桂花糕好吃,比上次的甜一点。”

青禾笑着说:“姑娘,刚才老爷派人来说,陛下赏赐了您好多东西,还有一块‘聪慧佳人’的匾额呢。”

苏明黛愣了一下,随即摆了摆手:“赏赐就赏赐吧,跟我也没什么关系。对了,青禾,你再去帮我买一碟杏仁酥,我还想吃。”对她而言,再多的绸缎首饰,也比不上一块香甜的杏仁酥。

青禾无奈地摇摇头:“姑娘,您就不能有点上进心吗?陛下都赏赐您了,您也该高兴高兴啊。”

“高兴啊,”苏明黛咬了一口桂花糕,“有桂花糕吃就高兴。”

正说着,柳氏走了进来,看着女儿满不在乎的样子,心里既欣慰又担忧。“明黛,”她在藤椅旁坐下,轻声说,“以后不管爹跟你说什么公务上的事,你都别再出主意了,知道吗?安安稳稳地吃点心、晒太阳就好。”

苏明黛疑惑地眨了眨眼:“为什么呀?我就是随口说说,又没干什么。”

“没有为什么,听娘的就对了。”柳氏摸了摸她的头,“总之,别再管那些烦心事,咱们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

苏明黛虽然不明白,但还是点了点头:“知道了娘。那……我的杏仁酥还能买吗?”

柳氏忍不住笑了:“能,让青禾去买。”

看着青禾离去的背影,苏明黛又拿起一块桂花糕塞进嘴里,心里满是疑惑,不就是出个主意吗?为什么娘不让她再说了?不过既然娘说了,那她就不说了,反正她也懒得管那些麻烦事。

夜色渐深,摄政王府的书房里依旧亮着灯。顾怀砚坐在书桌前,翻看着江南赈灾案的卷宗,手指轻轻敲击着桌案。秦风端着茶水进来,见他若有所思,便轻声道:“王爷,苏府那边没什么动静,苏侍郎回来后就和夫人说了很久的话,之后夫人去了二姑娘的院子,似乎在叮嘱什么。”

“叮嘱?”顾怀砚抬了抬眼,“看来苏哲是怕了。不过越是这样,越说明他心里有鬼。”他放下卷宗,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继续盯着,别放松。”

“是,王爷。”

而苏府的闲云院里,苏明黛已经进入了梦乡,梦里全是各种各样的点心。她不知道,自己平静的咸鱼生活,已经因为顾怀砚的猜疑和父母的担忧,悄然笼罩上了一层阴影。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