荏苒文学
好看的小说推荐

第2章

工作的事还得靠街道安排,今天签到时得了不少鸡蛋和鸭蛋,都是好东西,他打算带一些去王主任家坐坐。

……

何雨柱收拾整齐回到四合院,瞧见自己屋里有人在做木工,就没凑上前,径直去了林峰住的东耳房,见妹妹也在。

“雨水,你看哥现在怎么样?”何雨柱开口就问。

何雨水打量他几眼,“还不错,不过比不上林峰哥。”

“哼,没良心的丫头,白养你了!”何雨柱撇嘴。

“好了别显摆了,一会儿王婶就来了,到了于莉家大方点,别害臊。”林峰眼看事情顺利,心里高兴。

自己这招快刀斩乱麻,看来效果挺明显。

这时何雨水一抬头,正好看见许大茂带着个女人走进垂花门,许大茂一脸殷勤,指着中院不停介绍。

“快看,许大茂带了个女的回来!”何雨水急忙喊道。

何雨柱转头望去,“哟,这姑娘穿得真时髦!”

林峰也看过去,22岁的娄晓娥还没那么丰腴,更多是青春靓丽,穿着也十分洋气。

“别管他,现在正好你俩都在谈对象,他不敢捣乱。”林峰提醒何雨柱,生怕他跟许大茂起冲突。许大茂这人一肚子坏水,好事未必有他,坏事准少不了。

要是让他知道何雨柱相亲的事,说不定会搞破坏。而娄晓娥的婚事基本是父母做主。

林峰之前的分析虽不确定完全准确,但也觉得差不离。比较一下自己和许大茂的差别,很容易得出结论。

排除所有不可能,剩下的就是答案。再说娄半城人脉广,怎么可能不清楚许大茂的为人?

许有德虽然精明,但也得看跟谁比。在大院他算个人物,出了院子他算什么?

娄半城在旧社会发家,什么风浪没见过,哪会轻易被骗?

两人根本不在一个层次。而娄半城野心不小,一直留在国内不走,谁知道他打什么主意?

许大茂高中毕业,是轧钢厂宣传科的放映员,家里是贫农成分,离行政体系就差一步。

看来,娄半城的野心还在。

何雨柱转回头,“行,那我先不理他。”

三人在林峰家闲聊,许大茂带着娄晓娥去了后院。不一会儿王婶来了,何雨柱提着礼物跟她出门。林峰也收拾好旧被褥,带了二十个鸡蛋和二十个鸭蛋,和何雨水一起去街道王主任家。

68. 王主任家同样住在大杂院里,林峰与何雨水把被褥绑在自行车后座上,上前敲响了王主任的家门。开门的是王主任本人。

“哟,是林峰呀,快进来坐!”王主任热情地招呼着,“今天怎么有空过来?”

进了屋,王主任请林峰与何雨水坐下,给他们倒上茶水,这才询问来意。

“王主任,这是我们大院里何雨柱的妹妹,何雨水,刚高中毕业,档案转到街道了。我们来看看街道现在有什么合适的岗位。”林峰一边说,一边把带来的东西放到茶几上。

“这是做什么?”王主任语气略带不满。

“就是些鸡蛋和鸭蛋。听说您儿媳妇刚生了孩子,这是她哥哥何雨柱的一点心意。他本来想亲自来的,但正好今天去相亲,就托我陪着雨水过来了。”

林峰没说是自己送的。他知道,以自己烈属的身份,王主任是不肯收他东西的。

王主任一听,果然笑了起来:“何雨水我有点印象,今天街道刚把初中、高中毕业生的档案都收上来,各个单位的用人指标也下来了。”

“你们想找个什么样的工作?”

林峰说道:“她哥工作不错,不希望妹妹太辛苦,最好离家近点儿、工作轻松些,工资高低倒没关系。”

“嗯……”王主任何等眼力,两人一进门就看出他们关系不一般,“眼下倒是有个不错的工作,在前门街道。”

“那边以前商户多,公私合营后不少街道办事员都调去当公方经理了,一直缺人手。你是高中毕业,进去就是8级办事员,行政级别26级,每月工资三十三块。”

“差不多三个月转正,能升一级,工资涨到三十七块五。你们觉得怎么样?”

林峰喜出望外:“那太好了!”

“大前门离咱们这儿也不远,雨水有自行车,上下班也方便。”林峰心里清楚,街道办事员虽不是干部,但在老百姓眼里也分不太清。

四九城行政级别特殊,街道主任都是正科级,在这工作其实很有前途。何雨水也不用太拼命往上爬——几年后形势有变,但哪怕只做办事员也有晋升空间。1级办事员行政级别19级,工资能拿到七十八块。

为什么之前的办事员都愿意去当公方经理?因为公私合营后,公方经理工资高。虽然暂时离开行政体系,但做得好将来还能调回来。只是懂经营的人太少,不少人和私方经理之间明争暗斗不断。

何雨水也很高兴。王主任又叮嘱道:“不过你去了之后,一定得认真学习政策。那边都是公私合营的商铺,里面问题可不少。”

“您放心,我一定好好学政策,有不明白的,肯定来向您请教。”何雨水不笨,林峰一直觉得她挺聪明——在那样的大院里,最聪明的做法不就是离开吗?

“成,那你明天上午九点来街道找我,我直接带你过去报到。”王主任爽快地答应了。

定下了与何雨水的事情后,林峰接着问王主任:“主任,我今天把家里的旧被褥拿出来了,想重新弹弹棉花,再做回褥子,家里盘了炕。您知道附近有哪位师傅手艺好吗?”

王主任笑着说:“放我这儿吧,一会儿我就找人帮你弄。”

“那麻烦您了。”林峰掏出五块钱递过去,“费用您看着办。”

“放心,保证手艺好。”王主任笑呵呵收下钱。这不是她贪财,街道的工作本就包括这些——修房、做衣被、糊盒子、扫街扫厕等等,都是安置困难户的活儿。

别小看这五块钱,做一床被褥的手工费很低,林峰给得算高了。五块钱够一个人一个月的口粮,对困难家庭来说很宝贵,尤其在这大灾年,简直是救命钱。

街道整天忙的,就是让大家活下去。很多难民来四九城,就为一口吃的。像林峰、何雨柱这样一个人工作能养一大家子的,已经不错。要是家里有双职工,那就算有钱人了。林峰每月定量就有四十多斤粮食,粗粮细粮都有,还有肉票一斤。

如今公认肥猪肉最好,按科学说法,现在的人缺的是碳水、脂肪和糖,所以总容易饿。但如果少吃多餐,光靠粗粮和蔬菜也能吃饱,营养不差,还更健康。

林峰随即告辞,带着何雨水离开。两人各骑一辆自行车。何雨水问:“林峰哥,现在我们去哪儿?”

“先去吃饭,下午去琉璃厂转转。”林峰想收集古董,但自己不懂,只是打算去看看交易用什么好。他准备用食物换,可又不太明白,只盼着签到能出鉴定类技能,再用那些不便公开的食物交换,肯定稳赚。钱得尽量留着,为以后积累资本,他不想做一辈子车工。

“好!”何雨水很开心,能和林峰一起过休息日,她格外兴奋。

两个青年男女,一人一辆自行车,在行人眼中格外惹眼。

八十年代自行车不算什么,满大街都是。可六十年代,谁骑自行车,谁就是街上最亮的仔。

中午两人吃了炸酱面,这在那时已算奢侈。粮食紧缺,一碗面很多人舍不得吃。

随后他们来到城西的琉璃厂。进去一看,还挺热闹。星期天娱乐活动少,这儿算个好去处。不过等风起的时候,这儿就不能再来了——当然,那还早,还有好几年。

造假,历朝历代都有。虽然古仿品也算古董,甚至价值不低,但林峰不想暴露自己。他以后要常来,如果现在显得一窍不通,往后容易引人怀疑。他今天来,主要是看这儿的人交易用什么——是钱,还是粮食。

这一点非常关键,毕竟现在他手里有粮食,虽然数量不多,但每天签到都会获得一些,周签时则会更多。

如果能用粮食交易,那么价格怎么算?

这一点必须仔细弄清楚,否则自己很容易吃亏上当。

林峰没进店铺,现在里面都是公私合营,外面也没人摆摊,大家都或站或蹲着,毕竟现在不允许私人买卖。如果想卖古董,只能去委托商店。

鸽子市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但这里倒没有,依然形成了一个市场,只是不能太张扬。林峰看见不少人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交谈。

然后他们一搭手,其实就是两人在袖子里讨价还价,别人从远处看,就像在握手一样。

有的交易当场完成,东西用布袋或篮子装着,这属于以物易物,法律上是允许的,不算个体经营。现在也没有“投机倒把”这个罪名,那是改革开放以后才出现的。

古董不属于计划内物资,也不算破坏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但如果用钱购买,就不能当场交易了,一般会换个地方。这种情况下,就得格外小心。

林峰带着何雨水转了一圈,大致看明白了:这个时期的古董交易不算什么大事,大多是家里困难的人拿东西出来换粮食。

而那些有余粮、又懂古董的人,身份往往不太一般。

溜达了一个多小时后,林峰才带着何雨水离开。何雨水问他:“林峰哥,你怎么不进店里看看呀?”

林峰笑了笑,“我们又没打算买,进去干嘛?”

他没跟何雨水说实话,现在这丫头社会经验还太少,而且马上要去街道办工作,有些事情不便告诉她。

等她到了大前门工作一段时间,经验自然会丰富起来。

……

两人回到家时,何雨柱已经回来了,和他一起的居然还有于莉,看来两人是成了。他们正站在何雨柱房间门口,亲昵地凑在一起低声说话。

“哥……”何雨水喊了一声,推着自行车小跑过去,“哥,我是不是可以改口叫嫂子啦?”

“呵呵……”何雨柱笑了,“当然可以,你现在改口也行!”

于莉脸一红,轻轻捶了一下何雨柱的肩膀,“雨水,再等等吧!”

“等领了证再改口。”

“哈哈……好,那我就再等几天,先叫你于莉姐!”何雨水很高兴,哥哥终于要结婚了。

这时林峰也推着车走了过来。

“恭喜啊!”林峰开口说道。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