荏苒文学
好看的小说推荐

第3章

雷横从颠簸的眩晕中醒来,发现客舟已悄然靠岸。他撑起身,舷窗外是陌生的码头景象。他无奈地叹了口气,起身穿衣,心里竟然有点怀念上辈子那种忙碌又压抑的“福报”生活——至少不用天天担心被人砍。

停靠的码头不大,炊烟袅袅,有几个早点摊子支棱着。张荣坐在一张油腻的小方桌旁,正跟店小二唠嗑,见雷横下船,连忙招手:“雷大哥,这儿的羊肠汤和小炖肉是特色,快来整点!”

雷横坐下,热汤下肚,总算驱散了清晨的寒气。他打量着这个略显破败的码头,随口问道:“小二哥,我看这儿……经济好像不太景气啊?”

店小二闻言,脸上的笑容淡了下去,叹了口气:“客官不是本地人吧?唉,别提了!都怪那破黄河!还有那群瞎指挥的官老爷!”

他左右看看,压低了些声音说道:“自打朝廷搞那什么‘三易回河’,黄河就像发了疯,今儿淹东边,明儿淹西边!咱这安陵镇,打我记事起,大大小小被淹了不下十七八回!良田变沙窝,房子冲垮无数!这还不算,朝廷年年跟西夏打仗,税赋徭役重得能把人压死!这日子,没法过了!客官您慢用,前头忙,小的先去了。”他意识到自己话多,赶紧收住,告退离开。

“大哥,接下来怎么打算?”张荣又添了碗汤,凑近压低声音,“咱们就这样空手回去,免不了受铁面孔目裴宣责罚。不如咱们先在外头转转?立点功劳再回去?”

雷横心中早有计较:我要在半年内有自己的五百人马,肯定不能回梁山,必须自己打拼!他沉声道:“正合我意!我们先去大名府,再作打算!”

就在雷横沿河南下时,京东西路,秦明、朱仝等人正带着百余残兵,狼狈不堪地逃回梁山。盐山一败涂地,邓宗弼、辛从忠一路追杀,河北官军闻风截击,可谓九死一生。

梁山泊,忠义堂。

“报——!秦明头领回山!”

梁山探子遍布河北、闪动各地,宋江和吴用早知盐山惨败,面上却一派肃穆与欣慰。

宋江派徒弟孔明、孔亮率队下山名为接应,实则是为这支丢盔卸甲的残兵重整衣甲,打起旗号,敲锣打鼓,做出一副“凯旋”姿态给山上众人看。

聚义厅内,灯火酒肉。宋江高举酒碗,声震屋瓦:

“诸位兄弟!盐山救援,虽经波折,然赖秦明兄弟指挥若定,索超、朱仝等兄弟浴血奋战,终大破官军!成功救出施威兄弟!雷横兄弟及部分儿郎,主动请缨留下协防,以全我梁山义气!诸位满饮此杯,为兄弟们庆功!”

“替天行道!”

“梁山万胜!”

不明真相的众人欢声雷动。

角落,秦明脸色铁青如铁,握杯的手因极度用力而剧烈颤抖,酒液不断晃出。他几次欲拍案而起,都被身旁戴宗死死按住手腕。索超须发戟张,瞪着狂欢人群,鼻孔喷着粗气,强忍掀桌冲动。朱仝愁眉紧锁,一杯接一杯灌着闷酒,眼前尽是雷横的身影。喧嚣声刺得他们坐立难安!

宴散,宋江立刻唤来戴宗,面色凝重:“兄弟辛苦,速往东京,打探朝廷动向。再传令河北各哨探,严密关注盐山,秘密搜寻雷横兄弟下落!”戴宗领命而去。然而雷横早已乘船南下,河北的探马又如何能寻到踪迹?

十天后,客舟抵达河北重镇大名府外的渡口。这十天里,雷横反复测试他的“识人系统”,确认这玩意儿每天只能用一次,还必须得面对面,不能凭空搜索。这限制让他明白,系统就是个辅助,关键还得靠自己脑子好使。

下船饱餐一顿后,雷横和张荣在饭桌上商量下一步计划。忽然听到旁边有人吟诗,声调慵懒:“大梦我先觉,金剑天下走。”

雷横闻声望去,见一个四十岁上下、面容清瘦留着长须、头戴逍遥巾、身穿青道袍的道人从旁边走过,颇有几分仙风道骨。那道人本来已经走过去了,脚步却突然一顿,回身仔细打量起雷横来,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他转身打了个稽首:“福生无量天尊!恕贫道唐突,观善士面相奇特至极!死气缠身却暗藏逆转生机,贵不可言却又杀劫重重,实乃平生仅见!”

张荣警惕地按住刀:“大哥小心!这道人神神叨叨的,不知道想干嘛。”

那道士微微一笑,抽出腰间金剑,只一招就把张荣的刀给打飞了。雷横大惊,贴身近战,想用浑元形意太极拳以巧破力,谁知对方也是行家,路子差不多。雷横连压箱底的“闪电五连鞭”都甩出来了,两人过了十来招,居然谁也没奈何谁。

雷横心念一动,立刻动用系统:

【李助】

「绰号:金剑先生

核心能力:剑术通神,纵横术

关系:王庆淮西楚国军师都丞相

人生轨迹:发掘王庆,助其割据一方,击败卢俊义……」

雷横心里一惊,“连梁山武力天花板卢俊义都在他剑下吃过亏,我可不能和他继续打下去!”他赶紧停手,抱拳施礼。

李助却不以为意,对雷横笑道:“这等逆天改命的面相,贫道还是头一回见。善士可否告知生辰八字?”

雷横拱手:“多谢道长青眼。有何指教,不妨直说。”

李助抚须一笑:“我看二位非常人,可愿随贫道南下?淮西之地,或有风云际会之机。”

雷横心里迅速盘算:去淮西?不过是换个老板继续打工,还是寄人篱下,什么时候才能有自己的五百嫡系人马?他果断婉拒:“道长美意,心领了。只是眼下我们兄弟还有私事要处理,恐怕难以同行。

李助也不强求,笑道:“缘分未到,不可强求。贫道本打算去徐州冷艳山访友,现在接到侄子的口信,得转道淮西,去看看一条所谓的‘潜龙’。善士气运勃发,他日若有缘,可凭此物到淮西寻我。”说罢,取出一柄题字的折扇作为信物递给雷横。

雷横接过扇子,目送李助飘然远去,心中暗忖:“淮西,看来要不得安宁了。这“冷艳山”……似乎是个去处?要是我把他们忽悠下来,系统要求的五百兵力,不就来了!”

“大哥,咱们现在去哪儿?”张荣问道。

雷横目光投向南方,心里已经有了主意:“走,去徐州,上冷艳山,会会李助的‘故人’!”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