荏苒文学
好看的小说推荐

第4章

贞观三年的夏天,来得格外燥热。

长安城仿佛一个巨大的蒸笼,将所有人都笼罩在黏腻的暑气之中。然而,比天气更热的,是朝堂上下的议论。裁撤边军的诏令,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滚油,激起了滔天巨浪。

“陛下,三思啊!”

“突厥狼子野心,岂可尽信?自毁长城,此举不智!”

“恳请陛下收回成命,以固边疆!”

早朝之上,以封德彝为首的一众大臣跪在丹墀之下,声泪俱下。在他们看来,李世民的决定简直是疯狂。刚刚在渭水边吃了大亏,非但不思报复,反而自断臂膀,这如何能让人安心?

李世民端坐龙椅,面沉如水,静静地听着下方的哭谏。他没有动怒,只是将目光投向了站在百官之列的魏徵。

魏徵自始至终没有说话,他只是静静地站着,仿佛这场风波与他无关。

“魏徵,”李世民缓缓开口,“你也是谏议大夫,为何一言不发?莫非你也认为,朕的决定是错的?”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集中到了魏徵身上。这是皇帝在向他抛出橄榄枝,也是在将他推向风口浪尖。

魏徵出列,躬身一拜,朗声道:“臣以为,陛下此举,不是错,而是……险。”

“险?”李世民饶有兴致地问。

“是的,险如走钢丝,险如履薄冰。”魏徵的声音清晰而沉稳,“一步踏错,便是万丈深渊。若颉利不受此‘礼’,反而趁我边防空虚,挥师南下,则大唐危矣。届时,陛下虽有心雪耻,却无力回天。”

他这番话,非但没有为皇帝开脱,反而将最坏的结果血淋淋地摆在了众人面前。封德彝等人暗自点头,觉得魏徵总算说了句公道话。

“但是,”魏徵话锋一转,声音陡然拔高,“若走过去了,便是海阔天空!”

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李世民:“陛下的目标,从来就不是与颉利在边境上小打小闹。陛下的目标,是彻底击垮东突厥,一劳永逸地解决北境百年之患!”

“要达成此目标,靠的是什么?不是几万边军,而是整个帝国的国力!如今,均田制初见成效,府兵制正在重建,但这一切都需要时间,需要钱粮。裁撤三成边军,每年能为国库节省多少粮饷?这些钱粮,又能装备多少新军?开垦多少荒田?”

“陛下这是在下一盘大棋!他是在用暂时的、可控的‘险’,去换取最终的、必胜的‘势’!他是在告诉颉利,‘我不怕你’,也是在告诉满朝文武,‘朕对大唐的国力,有绝对的信心’!”

“臣不敢说陛下的决定一定是对的,因为未来无人能知。但臣敢说,陛下的雄心,值得我等赌上一切去追随!若因畏惧风险而裹足不前,那渭水之盟的耻辱,将永远刻在我大唐的史册上,永世不得翻身!”

一番话,掷地有声,振聋发聩。

整个大殿,鸦雀无声。那些原本还在哭谏的大臣,此刻都羞愧地低下了头。他们只看到了眼前的风险,却没看到皇帝心中的万里江山。

李世民站起身,走下御阶,亲自扶起魏徵。

“知我者,魏徵也。”他感慨道,“朕的这盘棋,不能没有你这面镜子,更不能没有你们这些执棋的手。”

他转身,面向群臣,声音恢复了帝王的威严:“朕意已决!边军裁撤之令,即刻执行!但有再议者,以动摇军心论处!”

退朝后,李世民在御书房单独召见了魏徵。

“今日在朝堂上,你为何要先说那番‘险’的话?”李世民好奇地问。

魏徵答道:“陛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朝堂亦是如此。若臣一味地为陛下辩护,只会让那些反对者觉得陛下刚愎自用,听不进逆耳之言。臣先承认其‘险’,是站在他们的立场上,肯定他们的担忧。如此,他们才能听得进臣后面的话。这叫‘欲扬先抑’。”

李世民闻言,哈哈大笑:“好一个‘欲扬先抑’!朕不仅得到了一个谏臣,还得到了一个纵横家!”

就在君臣二人在长安城中运筹帷幄之时,千里之外的草原上,这盘棋的“势”,正在悄然形成。

颉利可汗的王庭里,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大唐裁军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了草原。

“哈哈哈!李世民真是个蠢货!”颉利在金帐中放声大笑,“他这是怕了!他怕我怕到了骨子里!”

他身边的执失思力却忧心忡忡:“可汗,此事太过蹊跷。李世民并非庸人,为何会做出如此自毁长城之事?”

“你懂什么!”颉利不屑地瞥了他一眼,“这是典型的外强中干!他国内空虚,根本无力支撑庞大的军费,只能出此下策,来装点门面!他以为这样就能麻痹我?简直是痴心妄想!”

他越想越觉得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之前对李世民的那一丝忌惮,此刻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前所未有的轻蔑和傲慢。

“传令下去!”他猛地一拍桌子,“集结所有能战斗的部落,我要亲自征讨夷男!我要让整个草原看看,谁才是唯一的天可汗!那个姓李的小子,不配!”

他终于下定决心,要先解决内部的麻烦。在他看来,夷男和那些摇摆不定的部落,才是心腹大患。至于南边的大唐,不过是一只待宰的肥羊,等他统一了草原,随时可以去享用。

这个消息,通过靖安司的密探,连夜送到了李靖的大营。

李靖看着密报,脸上露出了期待已久的笑容。他知道,皇帝的“大礼”,颉利不仅收下了,而且照单全收,并且已经开始按照剧本演下去了。

他走到地图前,用朱笔,在颉利和夷男的领地之间,重重地画下了一个箭头。

“鱼儿,终于要上钩了。”他低声自语。

他立刻召集了所有将领,发布了新的命令。这一次,不再是小规模的骚扰,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伏击。目标,就是颉利亲率的主力大军。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