荏苒文学
好看的小说推荐

第4章

这次相亲非常成功,孙婶子带着女儿孙桂芳心满意足地回了家。

秦大梅对蔡三娘说:“你要是早说结婚就分家单过,不知道有多少好姑娘愿意嫁到你家来呢!”

蔡三娘叹了口气:“哪有那么容易。这次是老孙家通情达理,不要彩礼,愿意把钱贴到房子上。要是既要彩礼又要买房,我哪来那么多钱啊!”

秦大梅佩服地说:“还是你眼光好,看中了老孙家,真是明事理的人家。等我家大牛找对象,你也帮我留意着点。”

蔡三娘笑着打趣她:“你家大牛比我家大有和大力还小一岁呢,你急什么?”

秦大梅也不怕笑话:“那还不快呀!也就是三四年后的事。”她又望向远处的来喜,感叹道:“你家来喜是咋养的?这小模样真招人稀罕。”

蔡三娘看看自己的小闺女,无奈地笑笑:“这孩子就是模样长得好了点,脾气可一点不好,不高兴就翻脸,毛病还贼多。哎,这丫头啊,真是个事儿精。”

秦大梅端详着来喜,觉得她和外面的那些丫头确实不一样。即使穿着旧衣裳,也掩盖不住身上那股子说不出的气度,一举一动都透着好看,让她想起以前伺候过的大户人家大小姐。

蔡三娘看着小闺女,心里也有些发愁。这丫头规矩太多,以后得什么样的人家才能受得了她这些“毛病”。

来喜确实没少在自家人身上下功夫。特别是吃饭时,她像个小老师一样监督大家:饭前必须洗手、身体要坐直、吃饭不能吧唧嘴、喝粥不能呼噜出声……为此,钱大有和钱玉梅一度都不想上桌吃饭,觉得这个妹妹太可怕。

不过,经过一个多月的“磨合”,好习惯也慢慢养成了。如今全家人坐在一起吃饭,别看吃的简单,姿态却都挺像样,不紧不慢,即使吃得快,也几乎没有声响。这都得益于来喜前世当幼师时,兼职教过小朋友们基本礼仪,如今正好用在了自家人身上。

秦大梅回家做午饭去了。蔡三娘问大儿子:“大富,你觉得芳丫头咋样?”

钱大富脸一红,还是老实回答:“娘,我觉得挺好。人开朗,爱说爱笑的。”

蔡三娘见儿子满意,心里也高兴,这婚事基本就算成了。她转身和来喜爹商量:“咱家五个人拿工资,存上三四个月,够买个房子吧?”

来喜爹说:“钱应该够,就是现在房子不好找。也没个中间人,不知道上哪儿能找到合适的房子。”

蔡三娘说:“那不着急,慢慢找吧,正好咱们也多攒点钱。”

来喜大方地说:“娘,要是着急用钱买房子,就把金元宝换成钱吧。”

来喜爹说:“看看再说,尽量不用。”但他心里也清楚,要是最近真有合适的房子,家里的钱肯定不够,不由得暗自叹了口气。

下午,来喜全家一起忙活,把一部分萝卜切条晒干,留着冬天拌咸菜。没切的大萝卜和胡萝卜则埋进地窖的沙土里储存。

钱大富看着房檐下晾晒的白菜说:“娘,现在天越来越冷了,这些白菜过几天也得下窖。咱们还得再买些白菜腌酸菜。土豆也得买点,今年咱家自己种的收成不多。”

蔡三娘心里盘算着家里的开销。买冬菜是必须的,还得买点棉花,几个孩子的棉袄都不太暖和了,得往里加些棉花。大冬天穿不暖容易生病。想想哪儿都要钱,还好明天上班就能开工资了。

还没等她多想,派出所的同志就上门了。这年头的老百姓都不太愿意和公家人打交道,全家人的心立刻七上八下起来,不知道出了什么事。

来的两位警察态度还算客气,高个子的那位姓李,问道:“是钱永顺和蔡三娘家吗?”

来喜爹内心有些不安,连忙应道:“是,我就是钱永顺,这是我媳妇蔡三娘。警察同志,有什么事吗?”

李警察说:“不用紧张,我们就是想了解一下何府的情况。”

来喜爹点点头,没等对方多问,就把之前商量好的说辞讲了出来:何老爷子说是要走亲戚,晚上开车送站,第二天他和媳妇就带着最小的闺女回了家。

蔡三娘也补充道:“我和闺女睡觉的时候,他们还没走。再醒来就是第二天早晨了。”

警察一边记录一边问:“那你们发现何府有什么异常吗?”

蔡三娘和来喜爹都摇头。来喜爹说:“我们早上起床就回家了。走之前,我还把汽车钥匙放回车里了。”

另一个胖胖的警察问:“那之后你们再回去过吗?”

来喜爹回答:“我锁上大门走后,就没回去过。我也没有钥匙。何大少爷走的时候告诉我,家里不再雇人了,让我和媳妇自己另找活计。”

其实,何府举家离开,政府方面多少是知情的,但并未阻止。毕竟何家把所有的工厂都捐了,想换个地方生活,他们也管不着。只是何老爷子的一个远房亲戚发现一个多月了何府大门都没开过,觉得异常,便到派出所报了案。警察打开大门进去后,发现里面空空如也,像是被人彻底搬空了,这才开始调查。他们得知来喜爹和蔡三娘是最后离开何府的人,便前来询问。幸好夫妻俩早有准备。

警察自然是希望能查到何府那笔离奇失踪的财产,即便充公,他们也算立了功。李警察又问:“你家小女儿呢?”

蔡三娘心想,幸好来喜年纪小,什么都不知道,醒了就回家,不然说漏嘴就解释不清了。她对着屋里喊:“来喜,你出来一下。”

来喜在屋里听了半天墙角,对何府的情况,没人比她更清楚了——那都是她和系统的“杰作”。“娘,我来了。”她应声而出。

两个警察只见一个粉雕玉琢的小豆丁从屋里出来,对着他们笑了笑,乖巧地问:“娘,你叫我什么事?”

蔡三娘对闺女说:“这是警察同志,问你话,你就老实回答。”

来喜点点头,瞪着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两位警察。两人没想到他家小女儿这么小,态度不由得和缓了许多,声音也放轻了:“你叫什么名字?几岁了?”

来喜也不怕生,落落大方地说:“我叫钱来喜,今年五岁,上小学一年级。”

李警察看着一本正经的来喜,差点没忍住笑:“都上学了,真厉害。那你在何府都做些什么呀?”

来喜想了想说:“我要陪着小小姐和小少爷玩。但不能惹他们生气,不然他们会骂人的,可凶了!”她还努力摆出一个凶狠的表情,奈何模样太可爱,毫无杀伤力,反而显得奶凶奶凶的。

“那你是什么时候从何府回自己家的?”警察继续问。

来喜:“是很多天很多天以前。我早晨起床,我爹我娘就说拿着铺盖回家。”

李警察夸道:“真聪明,还知道是早晨。那之后还去过别的地方吗?”

来喜摇摇头:“没有呀。就是起床,然后爹扛着行李,娘牵着我的手,锁上大门就回家了。回家早上喝的粥。”

两个警察觉得这么小的孩子不可能说谎,便相信何府失窃与这家人无关。例行公事地询问完后,他们就离开了。

蔡三娘拍拍还在怦怦直跳的心口,刚想说什么,来喜爹就用眼神制止了她。其他孩子虽然不明所以,但也没多问。

来喜爹对全家人说:“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跟咱家没关系。咱们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

大家都点头赞同。

这时,隔壁的钱老太太又扯着嗓子喊:“老大家的,你家菜地收拾完没有?”

来喜爹还以为他娘是看家里来了警察,出于关心问一句,看来是他想多了。“娘,还没收拾完呢,你有啥事?”

钱老太太不高兴地说:“你家好几个大小伙子,那么块菜地还没弄利索?可真不是干活的人。你们过来两个人,帮老二家把菜也收了。”

来喜爹回道:“老二两口子这一大天收拾多少了?我爹和俩孩子也都搭把手,一会儿不就干完了?还用得着我们?”

钱老太太语气有些讪讪的:“那个……你弟今天身子有点不舒服。菜地……还没开始收拾呢。”

蔡三娘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就没见过钱老二两口子这么懒的:“那你们可别等了。我家的菜收完还得切萝卜条晒干呢,明天就上班了,自己家都顾不过来,哪还能帮别人家。”

钱老太太:“都是亲兄弟,互相帮帮忙怎么了?”

蔡三娘可不吃这一套:“娘,你要这么说,那我也不客气了。大富相看好了姑娘,想结婚,我们就是手里没钱。娘,你看看能不能帮帮我们?可别跟我说没钱,你看我信吗?”

钱老太太立刻不敢吱声了。要钱是绝对不行的,那点家底都是留给她的心肝金蛋的,谁也别想打主意。

钱老头从屋里出来,瞪了老太太一眼,对来喜爹说:“老大,别听你娘瞎说。你二弟家菜地小,他和大花趁着晚上就收拾出来了,不用你们帮忙。”

这个家里,最有心眼的就数钱老头子。有事总是让老太太冲锋陷阵,他则像个老好人似的站出来打圆场。

蔡三娘也懒得跟他们掰扯,这一套她早就看腻了。老太太唱红脸,老头子唱白脸,跟唱大戏似的,年复一年,毫无新意。

钱大有在一旁遗憾地说:“我还想着帮二叔家把菜地收了,顺便拿点菜回来当工钱呢。”

钱大力摇摇头:“当着咱奶的面,一个菜叶子你也别想带回来。那老太太多抠门啊,向来只有她拿咱家东西的份。”

“也对,我可说不过咱奶。”钱大有一想到老太太的战斗力,觉得确实是白帮忙的可能性更大,那还是算了吧。

没多久,就听见隔壁的钱老头在喊钱二叔:“老二,老二家的,别在炕上躺着了!赶紧起来,把地里的菜都收了!明儿个你们上班,更没时间了!”

钱二叔不爱干活,抱怨道:“爹,那么大一块地,我和大花得干到啥时候?让大哥家几个小子干吧,我可干不动地里的活。实在不行,让春花和冬月干!”

钱老头也无奈,这老二和他媳妇实在太懒了。要不是为了金蛋,他说什么也不跟老二一起过。“混说什么!哪有自己家的活指望别人干的?再说,你看看冬月和春花,还没镐头高呢!”

钱老太太可不客气,扯开嗓子就骂:“李大花!你个懒娘们!在炕上躺一天了,你要点脸,快起来干活!我们老钱家做了什么孽,摊上你这个四六不懂的媳妇!菜都要烂地里了也不张罗往回收,谁家媳妇像你这么过日子!”

李大花现在也摸准了这老太太就是嘴上厉害,只要她脸皮厚点,挨几句骂也没啥,颇有点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娘,你让身子还没好利索的儿媳妇下地,周围邻居不得在背后骂你是个恶婆婆,就知道磋磨儿媳呀!”

钱老太太气得直跳脚:“我磋磨儿媳?你看看你,睡到日上三竿都不起!家里洗衣、做饭、喂鸡,你干啥了?”

李大花打着哈欠,慢悠悠地说:“娘,你看你,咋还生气了。我两个姑娘不是被你指使得团团转吗?你还不满意?”

“你说的是人话吗?谁家姑娘不干活!要不是我给你们张罗着,这个家早就过不下去了!”钱老太太开始在院子里哭嚎起来,“老二啊!你媳妇说的这是啥话!我为了你们这个家操了多少心,到头来你媳妇还嫌弃我让家里丫头干活了!你们这是不孝啊!”

这年头,要是被扣上“不孝”的帽子,脊梁骨都得被人戳断。别看来喜爹和蔡三娘也怼钱老太太,但分家时该给老头老太太的养老钱和屋子都给足了,一点没差。谁也不敢说他们不孝顺,就算钱老太太自己说,大伙儿也得说她不知足。

钱老二被他娘哭得头疼,吼道:“行了娘!你别哭了!我和大花这就去地里收菜!”

李大花不太情愿:“我这身子还没养好呢,重活干不了。”

钱老二瞪起眼睛:“赶紧起来!别逼我动手打人!谁家不是老娘们干活?你倒好,还想让男人干活,你躺着睡觉?你个懒玩意儿!”

李大花还是怕自己男人的,怕挨打。这男人在外面没啥本事,回家打媳妇可不手软。这时候,她不由得羡慕起大嫂蔡三娘,有个知冷知热的男人疼。哎,自己咋就这么命苦呢!

两口子磨磨蹭蹭地从屋里出来,李大花还不忘叫上春花和冬月一起去地里干活。

春花和冬月低着头,乖乖地跟在后面,不敢反抗。俩孩子一大早就起床做饭,然后洗全家人的衣服,一直没闲着,还经常吃不饱,瘦得皮包骨头。她们心里每天都暗暗诅咒这家人。

钱二叔还不死心,试探着朝隔壁喊:“大有!大有!你来二叔家,二叔找你有事!”

来喜在一旁看着,心里直嘀咕:都是一个爹娘生的兄弟,差距咋就这么大呢!最后只能归结为爷奶不会养孩子,自身不正,把二叔和二姑都带歪了。

钱大有也大声回答:“二叔,我忙着呢!你有啥事就说吧,我边干活边听着!”

钱二叔脸皮厚得像城墙,毫不客气地说:“二叔家地里的菜还没收,你来给二叔搭把手。”

钱大有回道:“二叔,我也在家收菜呢,不能去帮你了。收完菜我还得挑水、劈柴。你可千万别等我了。”

来喜和玉梅在旁边偷笑,看着她二哥坐在院子里的板凳上,跟钱二叔有一句没一句地瞎扯。

钱二叔还不死心,打起了感情牌:“大有,二叔对你最好了,比对金蛋都好。你可得帮帮二叔。”

来喜嗤笑一声。这叔侄俩有啥感情可言?真是长见识了,挺大个男人,一点脸面都不要。平时装得人模人样,假清高。

她嘴快地接话:“二叔,你那么喜欢我二哥,咋不把贪了我爹娘的分家钱给我二哥呢?不是对我二哥最好吗?比亲生儿子都好?”

钱二叔嚷嚷起来:“来喜!你个死丫头,就知道钱钱钱!能不能有点出息!”

玉梅帮腔道:“咋样算有出息呀?睡到日上三竿,贪哥嫂的工钱算有出息呀?”

钱老太太听见老大家的丫头片子敢嘲讽她二儿子,骂道:“没家教的玩意儿!都敢跟大人犟嘴了!好的不学,我看这学也别上了!都学的啥呀?”

蔡三娘可不怕老太太,敢骂她闺女?“上梁不正下梁歪!你们老的不正经,还想让孩子咋样?现在说家教?孩子没了你知道奶了?头撞南墙你知道拐了?大鼻涕流到嘴里你知道甩了?管管你家老二,挺大个人,总想着偷奸耍滑,屁大点活不想干!我家孩子欠你们的呀?有活就来找我家!不伺候!”

钱老太太气结:“老大家的!你咋说话呢?谁不正经了?”

蔡三娘懒得再搭理钱老太太。这家人天天找事,就不能消停过日子。

钱二叔看真没人来帮忙,只能耷拉着脑袋,带着媳妇和两个丫头下地干活去了。别看钱老头、钱老太太心疼二儿子,可他们自己却坐得四平八稳,一点活也不干。他们最心疼的,终究还是他们自己。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